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

ID:43937803

大小:103.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7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_第1页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_第2页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_第3页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_第4页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信息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内容摘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着眼于国土优化开发。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空间布局合理化,因此,目前宜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协调重要目标,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

2、。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不断改善,但区域间差距仍然巨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并应在制度建设上迈出扎实性步伐。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空间布局合理化理论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大体有四种定义,都是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刻画,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讲其视角主要集中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上。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是:空间布局合理,总体经济社会效益最佳,人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公共服务主要是

3、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即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二、目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成绩和问题K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后东部地区持续加速发展导致全国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在区域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多种力量的影响下,进入21世纪后,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渐放缓,自2004年起地区差距开始逐步缩小,最近几年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协调

4、发展的程度显著提高。以人均GDP计算的差异系数明显体现了这一特点。以人均GDP计算的差异系数2.区域合作日益紧密,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圈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合作内容日趋丰富,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区域一体化程度明显加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城市群和经济圈开始逐步形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区域协调有两个重要方面不尽人意一是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然导致各地的财政收入存

5、在差距,但通过中央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和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等手段,各地区最终可用财力的差距被大大缩小,从而基本实现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例如德国各个州在经过各种财政转移支付后,使财力较弱的州人均财力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的99.5%,而使财政较强的州人均财力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的105%以内(张军扩、侯永志,2008)。相比之下,目前我国各个省份之间的财力支出仍存在很大的差异(见下图)。同时,各地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与各地人均GDP的差距相比并无缩小,差异系数甚至大于人均GDP,这反映出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

6、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11年各地方人均一般预算支出240002000016000试12000800040000脱捻畀陋盂卜乏咼坡掠£痊纽朦礙怨羔签※朦渥送三乏县里朦左殲談宗更为重要的是,表中地方各项人均预算支出基本上是按照各地常住人口来计算的,事实上,各地区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受益对象绝大部分是本地户籍人口。因此,各地区之间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差距更大,不公平的问题十分突出。2011年人均分项地方财政支出以及差异情况表一般预算支出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牛合计(元)69181156141791474东部(

7、元)72951308238679478屮部(元)536193575690419西部(元)7564116972917530东北(元)811711291291230453三大直辖市(元)1565523988071644885其他东部地区(元)62401170166558427极差15.53.120.35.53.1极差23.82.84.55.52.2差异系数0.70.51.50.70.4极差1表示全国各地区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Z比;极差2表示剔除三大直辖市以及西藏外各地区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Z比。二是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各区域经济发展

8、特色不明显。由于区域间要素流动不充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地方经济特色不突出。三、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机制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可以分为:一是基于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为达到整体效率水平的提高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里企业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