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

ID:4401994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哮喘从肝论治【关键词】哮喘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乂是内科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哮证”、“喘证”的范畴[1],其诱发因索不同,发病机制不一,涉及的脏腑亦有区别。一般认为,哮喘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伏于内,遇新感引动而触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于气道,肺失宣肃,故咳嗽气喘,气之出入能引积痰而作哮鸣。对哮喘的治疗,治标多以宣肺祛痰为主,治木多从肺、脾、肾着手。但临床在诊治木病过程屮,还应该注意到肝在木病发病中的作用。肝与肺关系密切。盖肝屈木,肺屈金,金本克木,而一旦肺金病变,则乂常易受木气

2、反侮,慢性反复的肺病患者,尤其如此,或木郁化火,克伐肺金;或肝阴不足,下吸肾水,子盗母气,肺失清润。因此,生理上肝肺相关,主要表现在以卜•5个方血:即共司气机升降,共主气血调畅,共主卫表而御邪,相克互制,经络相联。其次,病理上肝肺相因,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即枢机不利,木叩金鸣,郁痰犯肺,木火刑金,风摇钟鸣,虚火灼金。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典型的心身疾病,肝在心身医学中占冇重要地位,在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既符合祖国医学传统理论,又具有现代医学科学基础,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治法Z-o故临证

3、每于一般常用治疗哮喘方法基础上,配合以清肝、疏肝、柔肝、养肝之法。1哮喘发病与肝密切相关1.1肝失疏泄,肺气不利?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因此在病理上肝气易郁。《类证治裁》曰:“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一旦七情失调,郁怒伤肝而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而枢机不利,肝气不得升发,肺气难以宣降,肺气不利,气逆丁上而作咳喘。正如《时方妙用•哮证》言:“哮喘之病……动怒动气易发。”1.2肝火上炎,灼伤肺金陈修园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可有急躁易怒,肝气

4、不舒,郁而化火;或肝气升发太过,肝阳化火;或肝经实热,湿热内缝,火热循经上灼于肺。肺属金,肺叶娇嫩,性喜凉润,最畏火,肝火上炎,肺失清肃以致气逆而咳喘阵作。1.3肝郁气滞,痰瘀阻肺?三焦水道的通利,以气机的畅通为前提,气行则水行。如若素体虚弱,易遭外邪侵袭,若肝失条达未能将其疏散,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导致三焦水道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聚而为湿,凝而为痰。气滞则血瘀,如《类证治裁•郁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则伤气,继降及血。”痰瘀胶结,阻于气道,枢机不利,则肺气出纳受阻,气逆而作咳喘。《血证论•瘀血》所谓“瘀血乘肺上熏咳逆喘促”。1.4肝肾阴亏,肺

5、失濡润?肝肾乙癸同源,肺肾金水相生,金能生水,水能润金。若禀赋薄弱,病邪一旦耗伤肺Z气阴,母病及了,下汲肾水,耗伤肝肾Z阴,真阴亏虚,水不涵木,虚火内生,上犯肺金,肺失清肃,引起咳喘。《丁廿仁医案》指出:“肺若悬钟,撞之则鸣,水亏不能涵木,木叩金鸣。”肝乂为风肌,若阴虚较甚,肝木失养而动风,上扰肺金,而致咳喘,诚如《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所言:“肝风妄动,旋扰不息,致呛无平期。”刘国安教授在此方而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外风引动内邪是哮喘发作的始动环节,痰瘀内伏为哮喘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气郁、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气虚、阴虚、

6、气阴两虚是哮喘发病的内在条件。强调风盛、气逆(气郁)、痰阻、血瘀、正气亏虚,肝帅功能失调为哮喘发作期的基本病机特点。力倡调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此类中药调肝理肺:柴胡、萼茹子、全话楼、黄苓、清半夏、钩藤、防风、白芍、前胡等,运用于临床,疗效显着。调肝理肺法,旨在调气机,和气血,化痰瘀,适寒热,助肺宣降,以平定哮喘。调肝即疏肝气,解肝郁,平肝阳,清肝火,熄肝风,滋肝阴,养肝血等,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肝用得畅而风、火、痰、气、瘀不生,无犯帅致哮之虞。合为一法,分则数法,凡疏肝肃肺、清肝泻肺、解郁化痰、柔肝祛风等皆属调肝理肺法之范畴。2从肝论

7、治哮喘四法2.1清肝平喘法适用于肝气郁久、肝胆火旺,“气有余便是火”,气火循经上逆于肺,木火刑金,肺失清肃,痰热内蕴而发哮喘。多见患者体禀木火,或过嗜烟酒肥腻,蕴热化火,导致肝胆相火上扰,木叩金鸣。症见咳嗽气喘或有哮鸣,痰黄质稠、口苦咽干、头口胀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黃、脉弦而数。此病标在肺,病本在肝。究其治则,应先解木郁之火[2],治拟肃肝平喘合清肝降火。方药用全瓜篓、苦杏仁龙胆草、山梔、青黛、蛤蛤、贝母、桑白皮、蜜炙麻黄,蜜炙紫苑等。2.2疏肝平喘法适用于因忧思、抑郁、恼怒等不良刺激而致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从而影响

8、肺失宣肃而致的哮喘。症见咳嗽气喘、夜间咳甚、痰少难咯或无痰、胸闷胁胀、心悸少寐,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拟理肺平喘合疏肝解郁。方药用制香附、广郁金、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