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

ID:44025546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_第1页
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_第2页
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只有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大体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初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对教材上所提及的人名要求记忆,但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分析,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耍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解题能力耍求较高。笔者在课堂上也将新课改之后的历史笑称为“数学

2、”,高考所考的知识点在书上,但你又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的考查侧重点不同,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二)课程编排内容的脱节现象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相互之间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上课当屮发现,讲到一些事件时,学生可能了解,但问他为什么这样、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时,却答不上来,使得学生们就像从相对“低级”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屮历史课程。因此,新课程下高屮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而

3、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导致很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不强,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耍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和历史观念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还有知识的结构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來探求

4、解决对策。(…)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活“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O而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实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1)加强枇界整体史观教学。由于初中教材不重视,导致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2)转变历史授课观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

5、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3)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吋,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在有条件的学校,初高中历史老师应该相互间多听课、备课,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T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二)让学生参与进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实

6、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衔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乂在此过程中传授了知识。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來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例如,高屮教材专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将本來平淡的课变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教师:近代首先入侵中国的国家是?学生:英国。教师:为什么是英国率先入侵我国?(此处应讲解英国工业革命)学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7、,是先进的工业国。教师:为什么中国当吋会被动挨打?(此处应介绍中国封建吋代的小农经济)学生:屮国是落后的农业文明。通过该模式,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使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更多的信息,这对高中生应对所面临的高考是有莫大帮助的。总的说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转换,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新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充实自我,理解学生,才能切实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真正实现历史的人文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

8、石城县赣源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