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

ID:44257188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_第1页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_第2页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_第3页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_第4页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竞赛的辅导潍坊二中在优生优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数学竞赛的辅导上,我们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先后有申皓、马晓菲、曲文卉三位同学因为数学竞赛成绩优异而考取了全国理科试验班,2004年全国数学竞赛,我校有六位同学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受马科长的委托,在此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潍坊二中在竞赛辅导中的一些做法,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共同切磋、指正:一、关于教学理念(1)新课程下的人才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

2、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于这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大部分都关注到:数学要学以致用、数学要面向大众。同时,在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时,就告诉我们: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差异,一方面,对于数学学习确实不行的,不能要求他们学得太深、太难,要降低难度,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的结构,会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基本问题就可以了。同时,对于学有余力、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要注意挖掘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数学领域有较高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充分关注学困生,还应关注学优

3、生。树立了较好的、正确的人才观将更加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学。(1)教的角度:强调教的观念要高竞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灵感升华后的产物,这正如在一座大山上寻找一个宝藏。如果这个宝藏在山顶,那么沿任何方向,只要上到山顶即可•最难的情况是宝藏在山腰,并且在山脚下不知道方向,寻找这样的宝藏不大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采用从山下往上爬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就会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教学上,就尽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期让学生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希望他们能够一步上到山顶,看清山腰的宝藏处,然后在山脚下找到一条通往宝藏的上山之路•

4、这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不断渗透数学的思想,提炼一些数学方法。同时,从初一到初三都组成了精干的辅导教师队伍,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协作,既有分工又高度统一,增强了教师的整体水平。(2)学的角度:强调独立思考、自觉学习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数学奥林匹克的教学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以数学奥林匹克问题为载体,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思想。在参与该项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强调和培养学生自学,提高他们上课的效率,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对于学

5、优生的关注和培养,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他们学法的指导和培养。(3)意志与品质的培养:强调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做学问每一位参与学科竞赛学习的学生都希望得奖,这是不容回避的.竞赛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多得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性格、意志、品质、习惯的培养和引导,对学生灌输正确的胜负观,要求他们撇开胜负,只要刻苦认真的做了,无论得到的成绩大或小都是一种回报•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不努力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努力过就不会后悔,应该相信只要将这种精神一直保持下去,就必定会获得成功,要把成功的眼光放长、放远,“不要

6、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同时,强调公平竞争、相互协作,互相借鉴、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要做一个既有进取心,而又大度的人。二、关于竞赛人员的发现和早期培养(1)要“慧眼识英才”一尽早发现有数学天赋的好苗子我校的教师大多采取了跟班制,即一般的都是从初一一直教到初三,因此,我们的教师在初一就注意发现和引导具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学习数学奥林匹克并不是人人能行,选苗并不一定是小学学过数奥的,也不一定是各科成绩全优的,选苗一定要选具有数学直觉的.具有跳跃式思维的学生。同时要创造

7、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数奥的学习上,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关注好苗子的发展,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了好苗子,任其发展成才的机会不一定很大,我们一般从初一就开始跟踪指导这些学生的发展,从初一开始,每周六下午的活动课就进行数学奥林匹克的辅导,通过辅导一方面从点滴积累他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学和交流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做人,使他们的个性逐渐得到固化,形成自己的人格特点。(3)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参加数学竞赛学生除要掌握常规的课

8、本上的知识内容外,还需学习竞赛中需要的一些课外知识,这些知识无论从难度和知识面上对于初中生都是比较难的,这仅靠老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因此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首先,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分析总结,从自己的不足中吸取教训,从他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最终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老师指导下,每位学生制定出自己的中长期自学计划,由学生本人细化为周计划。自学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