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

ID:44326026

大小:14.07 MB

页数:126页

时间:2019-10-20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_第1页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_第2页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_第3页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_第4页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第六章土壤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土壤圈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一、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二、土壤圈的地位和作用三、土壤形态四、土壤物质组成五、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的基本特性和本质特征——肥力。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薄的疏松物质层。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有效肥力:耕种土壤中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的综合效应。中国汉字里的“土”,实际上就反映了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作用。“二”代表了土壤的位置是在岩石面以上,

2、地面以下,处在大地的表层;“|”则是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汉字“土”的象形意义肥力:长期提供与调节养分、水分、空气、热量(4大要素)土壤层愈深厚,植物生长愈有利——丰收和富裕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圈——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地球表层,称为土壤圈或土被。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占据一定的不变位置,处于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界面上,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平衡。土壤圈的作用:1)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2)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3)土壤圈与自然环境

3、4)土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5)土壤圈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土壤形态土壤形态——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土壤形态是成土过程的反映和外部表现,通过土壤形态可以区别土壤与风化壳的差别,土壤形态也是区别各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土层(soilhorizon)——成土过程对疏松物质的改造作用,特别是腐殖质的形成和加入过程,以及颗粒与溶解物质的转移过程,导致土壤内部沿垂直方向发生分异,形成了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明显不同的水平层次,称为土层(soilhorizon)或土壤发生层次。土壤剖面(soilprofil

4、e)——自然土壤是由不同性质的土壤层叠合构成,由上而下,显示土层序列及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soilprofile)。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岩石风化壳土壤植物1、自然土壤剖面模式土壤剖面分层模式——土壤学家按照土壤层的性质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位置划分土层:(1)O层(有机质层,organichorizon)——覆盖于矿质土壤表面的由植物和动物残落物组成的层次。(2)A层(腐殖质层,humushorizon)——土壤剖面中由土壤腐解产物组成的层次。(3)E层(淋溶层,eluvialhorizon)——土壤剖面中由水

5、分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土层,位于矿质土壤的最上层,直接处于有机质层之下。(4)B层(淀积层,illuvialhorizon)——土壤剖面中位于淋溶层之下的矿质土壤,是A层淋洗出来的物质沉淀和集聚的层次。一般位于土壤剖面中部又被称为B层。(5)C层(风化层或母质层,regolith)——指土体以下疏松的、尚未受到成土过程(特别是生物作用)影响的层次。它是上部土体赖以形成的母体物质。(6)R层(基岩层,bedrock)——尚未受到风化作用影响的下垫坚硬岩石,如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有些土壤与基岩有发生上的继承关系(通过风化

6、层)有些则没有(异地沉积母质)。R:岩石层C:母质层B:淀积层E:淋溶层A:腐殖质层O:有机质层风化壳(层)土壤发生层H层:泥炭化层O层: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堆积过程,残体不能分解。A层:矿质土层。土中有机质腐殖质化,以细颗粒分散于土中。土层色暗。E层:淋溶化,硅酸盐粘粒、铁铝损失,石英富集B层:积淀层。母质特征消失或微弱,硅酸盐粘粒、铁铝或腐殖质积淀C层:母质层,风化壳的顶层,Cm:紧实R层:岩石层(砾石层为C层,根可穿入)钙积层人为耕作也是改变土壤剖面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现代农业对土壤大面积开垦及长期使用,这种作

7、用变得愈来愈重要。A、人类的耕作必然使土壤上部的原始土层受到破坏,形成一种性质近似均一的耕作层(用Ap表示)。Ap层通常是由O层和A层混合后形成的。B、有些土壤的原始A层比较深厚,以至A层不全包括在耕作层中。C、而在原始A层十分浅薄的情况下,犁底线可能达到B层的顶部甚至深入到B层中去。2、耕作土壤剖面层次代号基本特征熟土层耕作层A经长期耕作种植,熟化程度高,腐殖质含量丰富,暗灰色,土层疏松,以团粒结构为主。犁底层P1经长期反复压实,呈片状、层状结构,紧实,腐殖质显著减少。半熟化层P2受上层渗漏水淋溶作用明显,颜色不均

8、匀,由于耕作时间及技术措施不同,厚度不一,对作物生长和肥力仍有一定影响,为A、B间过渡层之一。生土层心土层B熟化程度很弱,淀积作用明显,呈块、柱状或棱柱状结构,颜色与自然土壤的同层次相似,厚度变化大。死土层底土层C几乎末受耕作影响,成土作用弱,保持母质的特点,常可出现潜育化现象。耕作土壤的剖面构造和特点(二)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1、土壤颜色土壤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