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新闻传播受众

7新闻传播受众

ID:44988399

大小:14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06

7新闻传播受众_第1页
7新闻传播受众_第2页
7新闻传播受众_第3页
7新闻传播受众_第4页
7新闻传播受众_第5页
资源描述:

《7新闻传播受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传播受众一、历史上的受众研究1、中弹即倒的受众——魔弹论2、联合御敌的受众——有限效果论3、使用和满足理论魔弹论(bullettheory):媒介传播的内容就像射出的一发发威力强大的魔弹,而受众好比射击场上孤零零的靶子,任由媒介扫射,毫无抵御能力,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而倒。也就是说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受到,就会对他产生媒介所预期的效果。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媒介受众返回有限效果论:受众不是乌合之众,而是通过各种社会网络组成联合阵线,因此媒体无法为所欲为,其效力非常微弱,影响非常有限。媒介缓冲体受众个人差

2、异社会类型社会关系★美国社会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社会调查:1940年总统竞选中,关于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的实证调查。返回使用与满足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受众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向的重要标志。这一理论从受众方面看待传播活动,强调受众的作用,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实际上制约着整个传播过程,而受众使用媒介是基于自己的需求,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固执的受众》(1964)指出:以往研究的是:whatcanthemessagedototheaudience现在的研究是:what

3、cantheaudiencedowiththemessage施拉姆的比喻:“自助餐厅”返回二、受众的角色特征1、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2、选择媒介的多样性、自主性3、传播反馈中的信源4、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传播者受众社会角色的定位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7月19日发布)(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网民:4.85亿微博用户:1.95亿手机网名:3.18亿网络应用排名:搜索引擎、即时通信、音乐网络、网络新闻、博客、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邮件、社交网站三、受众接受的选择性定律1、选择性接触

4、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4、启示选择性接触又叫选择性注意,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信息的一种本能倾向。“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刘勰《文心雕龙》★选择性接触不仅指受众对投合心意的信息给予更多的注意,更是指对不合心意的信息总是加以排斥。也就是说,选择性接触既包括对某类信息的接触,更包括对另一类信息的不接触。返回选择性理解,指受众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

5、不是相互冲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写的一段对话:X先生:犹太人的毛病就是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团体。Y先生:可根据福利基金会的纪录,从捐款人数与捐款数量的比例上看却表明他们比非犹太人更慷慨。X先生:那正表明他们总是力图用钱赢得别人的好感,用钱跻身于教会事业,除了钱他们什么也不想,怪不得犹太银行家这么多。Y先生:但新近的研究表明银行界中犹太人的百分比是微不足道的,比非犹太人所占的比例小多了。X先生:正是这样,他们不从事令人敬佩的事业,只干点电影业或开夜总会之类的事。返回选择性记忆,指人们根据各自

6、的需求,在已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之中。证明:美国研究者的阅读实验返回启示一:应认识到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把握传播的双向交流互动。启示二:定律表明译码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受众的译码活动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启示三:传播者应根据受众的这种心理机制安排传播内容和形式,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返回四、较有代表性的受众观念1、受众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和媒介的市场2、受众作为媒介的商品形式3、受众作为传播中的权利主体缺陷:1、将受众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和媒介的市

7、场,是从媒介经营的角度来说的。它把复杂的传播关系简化为纯粹的商品买卖关系,容易导致媒介的过渡商业化,而忽视了媒介其他的社会功能。2、它体现的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的观点。3、仅以缺乏能动性的商品消费者角色概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全面的。返回“大众媒介的构成过程,就是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媒介的节目安排是用来吸引受众的;这与以前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饮酒而提供的‘免费午餐’没有太大的差别。”受众作为媒介商品的观点只是部分反映了商业化的大众传播的实际。这一观点存在的问题:1、传媒

8、内容才是媒介基本的商品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通过传播内容制造交换价值从而使媒介内容成为商品。2、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不完全是被动地由媒介“构建”的结果。大众传播不具有强制性,受众可以自己选择。返回受众的权利:1、知情权:公民通过大众媒介获取社会公共信息的权利。2、表达权: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3、交流权:●受众享有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进行讨论的权利。(讨论权)●受众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