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药膳

夏季养生药膳

ID:45682151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夏季养生药膳_第1页
夏季养生药膳_第2页
夏季养生药膳_第3页
夏季养生药膳_第4页
夏季养生药膳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季养生药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季养生药膳夏季切忌过食生冷夏季是暑热湿之时,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过食生冷、寒冷之物则伤脾胃。尤其是老人及儿童:老人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儿童的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暑热邪的侵入,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过食生冷食物、冷饮,就会损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湿互结,损及脾阳胃气,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故夏季饮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或利湿、清暑之品,选择西瓜、冬瓜、绿豆、白扁豆、莲子等食物,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等,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此外,还可常吃绿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夏季滋补忌过憾夏季滋补与冬季滋补不同,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

2、时食用清淡之品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至胃呆脾伤,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夏季饮食宜选择荔枝、梨、红枣、猪肉、牛肉、鸡肉、鸽肉、豆浆、甘蔗等清补之品。在盛夏季节,平时阴虚的人,即使常服参、茸等温补之品者,也应减服或停服,以免引起身体不适。中医认为,山药、红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且补而不腻,非常适合脾胃虚弱者夏季煮粥喝,且两者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有效对抗夏季因酷暑而造成的免疫力降低。蜂蜜、牛奶、莲藕、银耳、豆浆、百合等,既可益气养阴,又可养胃生津,是夏季体弱多病、出汗较多、食欲不振者的食疗佳品。夏季调补特点夏天要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湿热邪气

3、易入侵人体,人常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健脾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行其水湿。★清炖鸭块冬瓜▲适用人群需滋隅润肺者。▲用法宜忌脾胃虚寒者应少食用。▲材料鸭肉王500克,冬瓜500克,葱段、姜片、盐、料酒适量。▲做法(1)鸭肉洗净,切冬瓜块,放在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冲去血沫。(2)冬瓜洗净,削去皮,切块。(3)砂锅内放水煮沸,放入鸭块(水没过鸭块)、葱段、姜片,煮沸后烹入料酒。(4)继续煮到鸭块八成熟,放入冬瓜,待鸭块、冬瓜都熟烂,放入盐即可。▲功用解析鸭肉性凉味甘,甘能补虚,凉能清热;冬瓜性微寒,味甘,清热利

4、水、解暑化湿。★绿豆炖藕▲适用人群暑热烦渴、眼热红肿、丹毒、痈肿以及有虚火等症者。▲用法宜忌脾胃虚寒者慎用。▲材料鲜藕500克,绿豆100克,肉汤800毫升,姜片15克,盐5克,胡椒少许。(1)绿豆洗净,用清水泡2小时;鲜藕去皮,去节,洗净,切成梳子背形的块。(2)砂锅置火上,注入肉汤,烧沸后下藕片、绿豆、生姜片同煮。绿豆酥烂时加入胡椒粉、盐调味即可。★薏米绿豆粥▲适用人群对泄泻、水肿、面部痤疮、扁平疣、胃癌、子宫癌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用法宜忌夏季可每周1~2周食用一次。面部痤疮、扁平疣患者可经常食用。阴虚之人不宜食用。▲材料大米100克,薏米、绿豆各50克。▲做法(1)将薏米、大

5、米、绿豆洗净,浸泡2小时.(2)锅里放水煮沸,将薏米、大米、绿豆放入锅内煮沸,用文火煮至米、豆烂熟即可。▲功用解析本膳有补益元气、调和五脏、清署利水、安神、止消渴、利肿胀、解毒等功效。★莲子银耳羹▲适用人群日常保健或脾胃虚弱者。▲用法宜忌每日清晨食用。便秘者忌食莲子。▲材料去芯莲子30克,银耳20克,冰糖少许。▲做法(1)将莲子、银耳洗净备用。(2)锅中放入400毫升水,放入莲子、银耳用文火煮烂,放冰糖少许即可。▲功用解析莲子能补脾胃虚弱、除烦热、清心火,还可以养心安神;银耳能润肺生津、益气和血、健脑嫩肤,可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瘁、咳痰带血。莲子、银耳二味合用能气阴双补。★香菇豆苗▲适

6、用人群贫血者,抵抗力低下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癌症患者,面色欠红润者。▲用法宜忌脾胃寒湿气滞或皮肤瘙痒者慎食。一般人群可经常食用。▲材料嫩豌豆苗300克,干香菇50克,盐、植物油、味精、高汤适量。▲做法(1)嫩豌豆苗洗净,沥去水分,切段。(2)干香菇洗净,用凉水泡发,切丝。(3)锅中倒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香菇丝煸炒1分钟,盛出。(4)锅中再次倒入少许植物油,烧热后放入豌豆苗,快速煸炒几下,随即加入香菇丝翻炒,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高汤翻炒入味即可。▲功用解析香菇味平,性干、凉,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还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防癌抗癌、延

7、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豆苗富含钙质、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常食可使皮肤光滑柔软,面色红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