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

ID:45832115

大小:960.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课后检测新人教版选修61.(xx·威海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长久以来人们便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在海洋中投放铁质养料,滋养大量的浮游生物繁殖,这些浮游生物会吸收大气中的CO2并释放氧气,以此来对抗某环境问题。材料二 右图是一种设想中的“云彩制造船”,它拥有弹簧般的造型。这种船依靠风力驱动,会从海里抽取一些海水并以喷雾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海面上的咸水水雾。这些水雾密度比一般水雾要更大更白,这也是人们试图通过地球工程对抗上述环境问题的一个创意。(1)材

2、料所提到的想法及创意是为了解决哪种环境问题?请解释“云彩制造船”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原理。(2)材料一提到的方法,长此以往是否有副作用?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主要是通过增加云量,从而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第(2)题,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缺氧,也可能导致其他有害生物的繁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答案:(1)全球变暖。通过增加云量来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气温降低。(2)有。海洋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会大量消

3、耗水中的溶解氧,会使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它们也可能触发其他有害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对其他物种构成威胁。2.(xx·景德镇质检)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会形成有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R城(119°W,34°N)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一度受光化学烟雾危害严重。材料二 海洋自

4、然保护区是针对某种海洋保护对象划定的海域、岸段和海岛区,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与R城相望的海峡群岛建立了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1)结合材料,分析R城夏季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自然原因。为减少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发生,该市会采取什么措施?(2)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建成之前,除了光化学烟雾R城还可能对海峡群岛生态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光化学烟雾发生在汽车尾气多、湿度低、气温高(24℃~32℃)、风力小的地区;结合图中信

5、息可知图示区域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图中R城位于盆地中,风力小,据此总结出R城夏季易发生光化学烟雾的自然原因。采取的措施应从控制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汽车尾气)来组织答案。第(2)题,沿海城市对附近海域产出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原因:三面环山,地形相对封闭,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或答该市易产生逆温现象);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湿度低。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或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净化汽车尾气,使用清洁燃料等

6、)(2)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3.(xx·宜宾诊断)读下列有关赤潮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材料二 xx年温州近岸海域发生的赤潮。起止时间地点面积(km2)赤潮生物优势种类5月5日~10日南麓海域35中肋骨条藻5月26日~28日南麓海域2东海原甲藻5月30日~6月6日南麓海域

7、5东海原甲藻6月17日~21日南麓海域120米氏凯伦藻(1)据材料二,总结赤潮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赤潮形成的主要因素。(3)简述赤潮的危害。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3~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时间,可判断时间分布规律为春末夏初。第(2)题,赤潮发生的条件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水温高;静水环境。近岸海域的海水养殖污染也会加剧赤潮的发生。第(3)题,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大量减少的

8、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故要从水中缺少溶解氧和有毒素等方面来分析其带来的危害。答案:(1)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2)①海洋污染导致的海水,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②较高的海水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③风力较小、海水流动缓慢的较封闭海域也是形成赤潮的重要自然因素;④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任答三点即可)(3)①赤潮生物(海藻类)的爆发性增殖,会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死亡,从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②赤潮引起鱼、虾、贝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