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

ID:50567506

大小:6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1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单元过关检测(十六)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过关检测(十六)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上图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6.5级12km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5km丘陵为主茂密小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________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引起的次生自然灾害一般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崩塌。根据各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条件,结合表中信息加以说明即可。答案:滑坡(崩塌;泥石流)

2、 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若答崩塌,则AB必答。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

3、特征。(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分布特征。第(2)题,原因可从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比畜牧业大、种植业面积不断扩大等方面分析。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

4、自然原因。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

5、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4.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题干所示华北地区,雨季在7、8、9月集中且强度较大,泥石流的发生除了地形等基本条件外,主要诱发因素

6、是降水。第(2)题,结合图2,①②两处地势比③陡,①处更陡,结合图1,①且位于东南部——迎风坡降水强度和频度更大,且有断层分布,地壳不稳定,有较多的碎屑物质,易引发泥石流。答案:(1)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

7、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5.如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鄱阳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2)简述鄱阳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鄱阳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第(2)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有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推广耐涝作物等。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

8、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