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

ID:45844127

大小:116.3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8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的更新。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2.遗

2、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4.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6.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7.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一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9.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

4、.卢梭    C.洛克    D.杜威    10.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1.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2.“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

5、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1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

6、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6.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实用律    D.效果律    17.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18.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    C.认知主义    D.建构主义    19.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7、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极高水平    20.“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