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

ID:46060092

大小:67.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_第1页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_第2页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_第3页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_第4页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冬病夏治穴位敷帖法在儿童哮喘治疗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儿童哮喘患者,均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十贴为一个疗程,在其治疗一年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4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治疗后患者的发病次数、发病时间以及病情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釆用冬病夏治穴位服帖法治疗儿童哮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关键词】儿童哮喘;冬病夏治;穴位敷帖法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I韦I内呈上升趋势,据有关

2、数据统计【1】,我国的小儿哮喘患病率从1990年〜2000年十年内平均上升了64.8%,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药物和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我院依据“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哮喘4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儿童哮喘患者,均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2.2)岁。1.2诊断标准按照中医《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及西医《儿童哮喘防治常规》【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排除在头伏、二伏、三伏治疗期间有哮喘发作者及一直进行长期吸入治疗的哮喘病患儿,46例患儿均符合

3、3岁以上小儿哮喘诊断标准。1.3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敷贴方法,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外敷药物:白芥子20g、延胡索20g、廿遂10g、细辛10g,加肉桂少许研磨成细粉,以生姜汁、甘油适量搅匀制成直径约为2cn)的圆饼,以3X4cm规格的敷贴专用胶布进行敷贴;穴位选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对称六个穴位敷贴;敷贴前在穴位轻轻按摩,至微微发红后,在其上涂少许蜂蜜。从初伏开始,每3天敷贴一次,3岁以下1〜3小时,5-6岁3〜4小时,6岁以上5〜6小时,治疗十次为一个疗程,1年后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1.4疗效判定

4、标准参照《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相关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对疗效评定,以治愈、显效和有效计算有效率。治愈:哮、喘、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显效:哮、喘、痰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复发;有效:偶有发病,但病症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明显无改善。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所冇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率的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46例小儿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发作程度

5、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3讨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很多,发病时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其病理表现主要为气道粘膜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合并释放出多种炎性介质,引起气道炎症;气道上皮损伤与脱落,纤毛细胞损伤、坏死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壁增厚,粘膜水肿,胶原蛋白沉着;气道粘液栓形成;气道神经支配;哮喘患者的气道平滑肌存在功能性改变及缺陷[31中医认为哮喘病因主要是肺脾肾不足,痰饮留伏,外感风邪或止气不足而发,肾主纳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肾不足痰饮内伏于肺,冬季人体阳气抑制,易感寒邪,外邪引动伏痰,痰气交阻,

6、则哮鸣有声。小儿由于肺脾常不足,易出现痰饮留伏,且稚阴稚阳,易感风邪,故多发哮喘[4]。冬病夏治源于《索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莫根”,也即是“春夏养阳”的原则。《淮南子?泰族训》屮“天之与人冇以相通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皆是认为自然气候会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人体各脏腑组织也对气候变化有不同反应,夏季三伏天为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肌肤勝理开泄,此时配合天灸疗法,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从而鼓舞止气,增加抗病能

7、力,达到防治疾病的冃的。三伏灸属天灸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鉴于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采用白芥了是古代传统疗法。哮喘属于“冬病”中的一种,是日前的难治之病,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白芥子温肺利气化痰;甘遂苦寒,能温化伏饮、利水逐痰;细辛温入肺肾经,散寒温肺化饮;延胡索理气行血止痛;生姜汁有发散表寒、通透经络作用,诸药合用有辛温逐饮、通经活络之功。按摩刺激肺俞、心俞、膈俞冇止咳、化痰、平喘作用,配合天灸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