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

ID:4618717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50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病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人数已逾1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患者数占60%〜70%,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占很大比例。加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46例,其中>60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56例(41.2%),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并探讨,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8例,女18例,男女之比

2、为2.1:1,年龄60〜82岁,平均69岁,其中60〜65岁18例,66〜70岁15例,71〜75岁13例,>75岁10例;病程初诊到28年,平均6.8年,其中初诊者18例(32.1%),病程1个月〜5年8例,6〜9年11例,10〜14年10例,15年以上9例。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均>60岁,且均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中无高血压病史出现并发症首次就诊者18例(32.1%),有高血压病史无并发症就诊者12例(21.5%),有高血压病史以并发症就诊者26例(46.4%),并发症中脑血管病为首位,其次心脏病、肾脏病等。方法: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关检查,并进行评估,分别

3、采取降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血压平稳,无其他不适,达临床治愈者40例,并发症恢复不佳、生活不能完全恢复自理者15例,死亡1例。讨论早期发现:本组56例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高血压病史而是出现并发症时才就诊,占32.1%,这就给早期预防并发症带来困难。这部分患者没有进行定期健康查体或有轻微症状未引起注意,未测过血压;或者测过血压,血压高也没有在意,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如果门诊就诊时常规测血压,或者定期查体,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就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及时确诊:高血压患者就诊时进行详细问病史、家族史、工作性质、饮食居住情况并进行

4、细致的体格检查,测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的血压以确定诊断。并注意排除内分泌紊乱、肾动脉狭窄、嗜鎔细胞瘤和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要进行血尿常规、血脂、心电图、心脏X线等检查以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是大动脉弹性减低,顺应性下降,引起收缩期射血时血管扩张降低,出现收缩压增高。药物应首选利尿剂或CC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可使血浆总量减少,减少外周阻力,为一线降压药。CCB可减少外周阻力,改善血管顺应性,而且对血糖血脂无影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尤其适合。伴心力衰竭及肾病者宜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

5、素II受体抑制剂),对伴心肌梗死者可用B受体阻滞剂及ACEIoACEI与CCB合用可增加疗效,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是一理想的组合。原则是药物从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选用长效制剂以利于平稳降压。中枢性降压药最好不用,肾上腺能阻滞剂最好不用,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并发心血管疾病者,应首选B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结抗剂;对伴心肌梗死者可用B受体阻滞剂及ACEI,预防心室重构。并发脑血管病者,可选用ARB、长效钙结抗剂、ACEI或利尿剂。并发心力衰竭时应选用ACEI或ARB、利尿剂和B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并发糖尿病时用ACEI或ARB、长效钙结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较理

6、想,血压应控制在V120/80mmHg。用药时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再缓慢递增剂量或联合用药。总之,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理想效果,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锻炼与恢复:患者已经出现并发症并治疗恢复欠佳者,除了要严格控制血压达标外,还要进行综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恢复期进行功能锻炼是关键,应嘱患者坚持长期锻炼,以促进康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