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

ID:46328298

大小:250.3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2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_第1页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_第2页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_第3页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_第4页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一、目的要求二、基本原理三、器材四、操作步骤五、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了解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程序2、掌握细菌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方法二、基本原理(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多相分类法多相分类法:Colwell1970年提出,指利用微生物多种不同的信息,包括表型的、基因型的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研究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程。多相分类法几乎包括了现代分类中所有的方面,如传统分类、化学分类、分子分类、数值分类等,被认为是目前研究各级分类单元最有效的手段,可用于所有水平上的分类单元的描述和定义。1、传统分类法也称描述分类,主要指以形态特征、培

2、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等表观分类指征,对微生物分类单元进行的描述分类。传统分类是认识微生物实际重要性和研究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根据微生物分类学信息,应用计算数学原理和技术辅助定义微生物分类单元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向分类学家提供准确的、可重复的、大信息量的处理手段。2、数值分类3、化学分类是研究微生物细胞不同化学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对生物个体进行分类和鉴定。由于细胞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好,因此化学分类是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主要方法之一。3、化学分类的常用方法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枝菌酸分析(诺卡氏菌)磷酸类脂分析脂肪酸组分分析醌组分

3、分析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核糖体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PAGE)4、分子分类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个体的DNA、RNA和蛋白质进行研究,并根据获得的基因型信息对生物个体进行分类的方法。DNAG+Cmol%DNA分子指纹分析DNA-DNA杂交核酸序列分析(16srDNA、ITS等)(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1、淀粉水解实验2、糖发酵试验3、MR(甲基红)4、V-P(伏-普)1、淀粉水解实验不同微生物对不同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说明它们有着不同的酶系统。淀粉遇到碘液会产生蓝色,但是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试不再产生蓝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2、糖发酵试验

4、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差别很大。有的能产酸和气体,有的只产酸不产气。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以由倒扣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3、MR(甲基红试验)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当细菌代谢糖产酸时,甲基红试剂会由橘黄色(6.3)变为红色(4.2),即为甲基红阳性反应。4、V-PVP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如丙酮酸。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

5、氧气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质中的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即为VP试验阳性。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2、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等3、仪器或其他用具三、器材淀粉水解试验将固体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却至50℃,无菌操作制成平板。用记号笔在平板底步划成三部分,将枯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分别划线接种,并在平板背面标注菌种名称。37℃倒置培养24-48小时观察各种细菌的生长情况。将平板打开盖子,滴入少量Lugol’s碘液,轻轻旋转,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观察菌落周围有没有透明圈出现。透明圈和菌

6、落的直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菌体解淀粉的活性。四、操作步骤2、糖发酵试验用记号笔在装有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壁上分别表明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菌名。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对照不接种。另取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操作同上。接种后,轻轻摇动试管使其混合均匀,防止倒置的小管进入气泡。将接过种的和作为对照的6支管均置于37℃培养24~48小时。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以及杜氏小管有无气泡。3、MR、VP试验配制蛋白胨水培养基,接种试验菌种。培养48小时后,将一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物中加入甲基红试剂2滴,培养基若变为红色者,为阳性,变

7、黄色者为阴性。取另外一支培养48小时后的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物,加入5~10滴40%的KOH,然后加入等量的5%的a-萘酚溶液,用力振荡,再放入37°温箱中保温15~30分钟,以加快反应速度。培养物呈红色者,为V-P反应阳性。记录实验结果P118.1;P120.1;P123.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2、3号菌种分别是何菌?思考题(1)你怎样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2)加入某种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酵试验是什么结果?(3)为什么大肠杆菌是MR阳性,而枯草杆菌是阴性?这个实验,与V-P试验最初底物与最终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会不同?五、实验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