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

ID:46897913

大小:299.0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11-29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_第1页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_第2页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_第3页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_第4页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按考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复习2011年11月28日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非科学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判断:(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人人都具有哲学思维。(4)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6)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3、论的指导。4.哲学的基本问题(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辩证关系问题)。包括何者为第一性(本源;前后;决定)和有无同一性(能否正确反映)两个方面。判断:(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2)哲学给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是科学之科学。(3)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有三种基本形态,不一定都科学。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

4、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有两种基本形态。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判断:(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3)哲学的基本派别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5)哲学的基本派别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决定思维。(7)凡是唯心主义都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

5、赖于意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是根本属性)2、世界的物质性(A)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判断:(1)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6、物质体系。(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意识的东西。(6)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7)客观世界统一于物质,主观世界统一于精神。(8)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和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7、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判断:(1)运动是万事万物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4)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无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5)“刻舟求剑”是一种离开物质说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6)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

8、诡辩论。5、规律的含义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B)(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改变,改造,消除)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