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

ID:46899616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9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_第1页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_第2页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_第3页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_第4页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培论文课题作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日葵植物的组培培养方案的优化摘要:在外植体、培养基、营养土达到最优状态下,系统、完整的研究了向日葵组织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发现本研究的试验途径有效的解缓了向日葵再生植株试验的困难。关键词:向日葵;外植体;培养基;营养土;最优引言:向日葵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除其籽粒可食用、油用外,其秸秆及其副产品—葵花盘和葵花籽饼都是家畜的优质饲料,优质全株向日葵亦可用作青贮,是集食甩油用、饲用为一体的高附加农作物。从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就开始对向日葵组织培养进行了硏究。大多是将研究方向定在向日葵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激素配方以的硏究。笔者就此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对向日葵的整

2、个培养过程的最优化,不断提高植株再生率。及后期移栽训化的营养土配i,并没有对向日葵的整个组织培养过程进行系统、完整仁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品种为PR29的向日葵种子。1.2试验方法1.2.1外植体的选择。向日葵的种子先用75%的酒精振荡冲洗5〜8min,再用0.1%HgQ2溶液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4次,接种于MS培养基上。当培养的无菌苗的子叶完全展开时,取其子叶作为夕卜植体。122培养基的配制。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0,03mg/LIAA.1.2mg儿6・BA.7.5g/L琼月旨,pH值为5.8-6.0的初代培养基;无激素的MS培养基的继代培养基;以

3、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0.5mg/LIBA的生根培养基。都进行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2.3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为25-28°C,光照1600仪,日光灯每天光照12ho124不定芽的形成。将PR品种向日葵的子叶节接种于已经配制完成的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2.5不定芽的继代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cm左右时,要及时从组织上切下来,转移到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1.2.6不定芽的生根培养。当继代培养基中的不定胚芽长至2〜3cm时,再转至配制完成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27组培苗的移栽驯化锅灭菌,温度125°C,压力15万Pa(帕斯1.2.7.1营养土的配制

4、。取吉林省向日葵硏究所试验地耕作层的土壤作为培养原土,并对其三要素进行测定,在测定基础上将三要素进行调整并加入部分微量元素。土壤pH值调节至6~7。土壤中各成分如下表:表1调整后培养土各种元素含量成分含量(mg/kg)速效氮(N)85.0速效磷(p2o5)88.7速效钾(KgO)151.6MnSO4H2O16.9ZnSO4H2O8.6H3BC^6.2Na.EDTA2H2O37.3FeSO47H2O27.9有机质(%)1.9127.2营养土的灭菌。培养土用高压灭卡),时间1.2he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超净工作台)装入杯底打孔的塑料杯中(一次性水杯,底径4.8cm

5、,口径6.5cm,杯高9.5cm,杯底打孔直径0.3cm),装土距杯口1.5cme同时用直径8.0cm培养皿盖好,放入无菌搪瓷盘中,采用杯下吸水法吸蒸懈水达到最大持水量。1.2.7.3炼苗。培养苗在3~4周的生根培养,定根长度达到1cm左右,且生长旺盛时,即可进行炼苗。具体做法是:在移植的前1~2天,把小苗连同培养瓶一起由培养室移至温室并适当遮光,先使温度与培养室温度一致,并将瓶塞打开,使光照条件接近自然环境,大概持续3~4天左右,待小苗茎叶颜色加深,根系颜色黄白色变至黄褐色即可移栽出瓶。127.4移栽。在选择好一个通风良好、灌溉方便、光照充足的定制场所后进行

6、移植。具体步骤是:小心的将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去培养基。将培养苗放在0.1%~0.3%硫酸钠溶液浸泡几分钟,再将其移植到已经配制完成并灭菌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养。127.5移栽后管理。为了使苗期快速生长,提早开花,在盆栽幼苗成活后,除了灌溉、松土等正常的管理外,冬季要补光,每天光照应达到16h左右。定期浇营养液,营养液用化肥配制即可。每两周浇一次,一次每盘浇200MI,一般在开花前浇2~3次。营养液配制比例(浓度0.75%)表二Np2o5K2O8862.数据分析3.1不同品种向日葵子叶节在不定芽诱导的初生培养基上的分化情况。实验以PR29、龙食葵和2

7、603成熟种子的子叶节为材料z在M30.03mg/LIAA+1.2mg/L6-BA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表三品种PR29龙食葵2603诱导率(%)79.280.066.7由表三可知PR26子叶节的不定芽诱导率最大,因此实验材料选择PR26品种。3.2不同培养基对向日葵PR26子叶节不定芽的诱导影响如下表四:培养基不定芽平均诱导率(%)M30.03mg/LIAA+1.2mg/L6-BA77.50MS4-O.O3mg/LIAA+1.5mg/L6-BA75.70MS^0.05mg/LIAA+1.5mg/L6-BA50.25Mh0.03mg/LIAA+0.9mg/L

8、6-BA48.35MS+0.03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