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pdf

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pdf

ID:48123675

大小:1.31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pdf_第1页
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第7期(总第160期)江西建材勘察与测绘某山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分析■尚玉虎,张福军■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 254000摘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某山体滑坡地区有关的气象水文、地层、构造等资料,劈”作用,岩石裂隙加大,为雨水渗入坡体创造了条件。对滑坡体所处区域进行测量,对滑坡体进行定位,明确其平面分布特征,3.4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查明工作区地层、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为分析滑坡体形成机理提滑坡体前缘为一人工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边坡坡度70°-75°,高供基础资料,分析滑坡体规模及影响范围,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差约14-17m。地势较陡,高差较大,并且坡度倾向于水库,

2、未采取有价。效的边坡防治措施进行治理,致使滑坡体前缘抗滑力降低,为滑坡体形关键词:滑坡特征分析机理稳定性评价成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由于地质构造造成侵入岩水平、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侵入岩层底部坡面倾向水库,岩石在长时间的风化1 滑坡体概况作用下,铁锰浸染现象普遍。植被发育,坡积物孔隙大,降雨偏多且集某山体滑坡位于一景区水库的东南部,滑坡体平面长约67m,后缘中,造成岩土体饱和,自重力增大。滑坡体前缘人工开挖形成高陡边坡宽约30m,前缘宽约63-64m。后缘裂缝宽约04-05m,高差约12未进行有效治理。在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从而产生滑-13m,裂缝可见深度约为11

3、-13m,呈圆弧形向西北方向扩展,且坡灾害。已贯通两侧。在滑坡体的前缘高陡边坡的顶部分布多条平行于坡面的4 滑坡危害范围及危害等级分析细小裂缝,坡体前部的走廓及路面受挤压严重变形,并出现边坡垮塌现4.1 滑坡危害范围分析象。根据滑坡体体积、所处的位置、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滑坡产生2 滑坡体特征分析可能危害范围进行了分析。根据滑坡体主要滑动方向分析,滑坡体滑2.1 滑坡体结构特征分析3动方向为西偏北方向,滑坡体休积约为27376-35515m。滑坡体产生区内滑坡体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角闪石岩和奥长花岗岩单元。生,对下方水库及水库大坝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坝体破坏,水库里近1奥长花岗岩在形成过程

4、对斜长角闪岩进行侵入,并且地壳运动,奥长花3万m水随着滑坡物质向下游倾泄,对坝下景区设施等造成影响。此岗岩抬升形成山地,表面表现为直接覆盖于斜长角闪岩上。由于斜长外,滑坡产生后物质倾泄至水库,激起的水浪对水库西北岸坡产生影角闪岩在抬升过程中上升幅度不一,在滑坡体所在区域形成东高西低,响。因此,通过综合分析,滑坡体产生后可能的危害范围为水库岸边及北高南低的倾斜面。斜长角闪岩岩层表面倾向西南,与地形坡向基本坝下范围。一致。上覆的奥长花岗岩受构造影响,岩石破碎,沿顺坡岩层滑动,形4.2 滑坡体危害等级分析成岩质滑坡类型中的顺层滑坡。滑坡体直接威胁的对象为该景区,虽然景区已经进行了封闭,但在2.2 滑

5、坡体滑带特征分析景区内还留有20-30人工作人员,一旦发生滑坡灾害,对下方的水库根据调查,水帘峡滑坡体边界特征明显,后缘及两侧均已出现不同产生破坏,影响景区恢复利用及下游村庄的用水等。综合分析,滑坡体程度的裂缝,并且裂缝已贯通,倾向西北。为了查清滑坡体滑带特征,危害等级确定为三级。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布置了五条物探剖面线,物探验证孔一个,探槽5 滑坡稳定性评价及趋势分析一个。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WGMD-2型高密度5.1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电阻率测量系统,本次选用的工作装置即为温纳装置和对称四极(施伦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降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植物贝尔),受场地限制

6、电极极距为15m、2m、3m,电极数50~60个。根据及人类活动等。(1)降雨:区内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受冰雪冻物探解译结果可知,滑动带高低起伏,呈不规则状态,总体倾向西北。融作用以及大气降水影响,导致裂隙宽度及长度逐步变大,将岩体分割滑动带在不同部位变化不一,其中在滑坡体前缘部位,滑动带两侧低中成块体。大气降水沿裂隙的运动,坡体含水量增加,自重力增大。此间高,在滑坡体中部及后缘部位,滑动带两侧高,中间低。对滑坡体体外,降水入渗导致裂隙内软弱夹层力学性质降低或消失,形成无胶结裂3积进行分析计算,滑坡体体积约为27376-35515m。从滑坡体体积分隙或局部空洞。同时裂隙内静水压力或动

7、水压力的存在,增大滑坡体析,滑坡体类型属于小型滑坡。按滑坡体的厚度分析,该滑坡体属中-岩石的不稳定性。(2)地形地貌:陡峻的斜坡地形是形成滑坡的条件之浅层滑坡。一,斜坡坡度越陡,越容易形成滑坡。区内滑坡体地处高陡边坡,地形3 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坡度较陡,地形坡度一般为30-34°,给滑坡体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现场调查与室内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灾害形成机(3)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