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

ID:52274664

大小:304.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_第1页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_第2页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_第3页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_第4页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1期Vo1.28,NO.1辞{}I2014年2月MINERAIRESOURCESANDGEOLOGYFeb.2014黄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数值分析①张明(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610059)摘要:根据对黄岗滑坡的分析,其属于蠕滑一拉裂型滑坡。本文阐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研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在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暴雨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另外,还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对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模拟成果和传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滑坡

2、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关键词;滑坡;成因机制;稳定性评价;数值模拟中圈分类号:TU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4)01—0107—05黄岗滑坡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处于北江监狱黄岗关押点东南侧的山坡上。滑坡所在区属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带且以中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湿润性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降雨量不均匀。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暴雨多、强度大:降雨和降雨日的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降雨对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有显著的影响。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图1滑坡工程地质平面示意圈1滑坡体特征Fig.1EngineeringgeologicalsketchoftheHuangganglandslide1.1滑坡体形貌特征l一剖面及编号2一钻孔及编号3一滑坡边界4一裂缝及编号5一主滑方向该滑坡长50m,前缘宽701TI,后缘宽20m,滑体后缘高程97m,前缘高程70m,主滑方向15。,滑坡的(1)滑体滑体物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残破积坡表平均坡角为35。,其中前缘坡度较陡,为45。,中粘土、强风化砂岩

4、和强风化碳质页岩。后部坡度相对较缓,为25。,滑坡区植被大部分被破滑体的上部为残坡积粘土层,由砂砾粘性土、粉坏,局部有杂革,整体上呈一个倒置的舌状,方量约质粘土组成,夹有岩屑,岩屑粒径0.5~3cm,岩屑主1.】万m。,属于小型滑坡(囹1)。要成分为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的风化碎块,其中粘土含1.2滑坡体结构特征量90以上,岩屑含量少于1O%,弱透水性,土层湿根据钻孔及地表调查资料,从地表向下滑坡体具一稍湿。该层分布于黄岗的坡体上,本层在4个钻孔有如下几层岩土层:①第四系残破积粘土层,②强风中均有揭露,层厚1.3~5.3m。化砂岩,③

5、强风化碳质页岩,④中风化砂岩。①收稿日期:2014—02一ol作者简介:张明(1968一).男,高级:【程师,主要从事岩土_I程勘察、设计、施工=【作。107滑体的下部为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vc)砂岩、碳岩层产状为:45。26。,砂岩发育两组节理裂隙,质页岩互层。砂岩:呈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节理较产状分别为:225。72。和310。65。为发育,岩芯比较破碎,裂隙面多褐铁矿化呈褐色、褐、(2)滑带根据现场勘查表明,在强风化砂岩和黄色,中等透水性;碳质页岩:强风化、全风化均有出强风化碳质页岩的接触面,由于地表水的渗入,接触露,页

6、理依稀可见,呈页片状,质软,灰黑色、黑色,层面上的碳质页岩泥化,呈可塑一软塑状态,厚5~厚0.5~6m。’10cm,为该滑坡的滑带,滑坡的滑面见图2所示。常曲■∞∞图2滑坡I—I’剖面图Fig.2TheI—I’sectionofthelandslide1一粘土2一强风化砂岩3一中风化砂岩4一炭质页岩5一滑面6一地层分界线7~地下水位线(3)中风化砂岩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vc)下部成的陡坎,平面上总体呈不规则舌状,滑坡体长约岩性主要为砂岩,中风化,灰色、灰白色,受硅化和重36m,宽约60m,前后缘的高差约33m;滑坡体边坡坡结晶作

7、用,岩石较为坚硬,岩层节理较为发育,岩芯比度3O。~45。,下覆基岩岩层产状45。26。,坡向和岩较破碎,局部岩层较为完整,中等透水性。层倾向呈小角度相交;坡顶为平台,前缘的关押点围1.3滑坡体地下水特征,墙因滑坡的变形造成破坏,后缘由于错落形成的陡坎滑坡区域内有两种地下水,即埋藏在残坡积土中高达2.5m,中后部发育有多条横向的张拉裂缝,裂的孔隙水和赋存在砂、页岩地层的裂隙水,受大气降缝延伸最长达3m,裂缝最宽处达10cm,裂缝最大可水补给,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勘查场区的粘土层属见深度达0.5m;滑坡中前部有三处错台,错台高度弱

8、透水层、弱含水层、相对隔水层。砂岩层为中透水0.3~1.2m;滑坡的东、西两侧边界清晰,有明显的错或强透水层、为强含水层,水位埋深2~3m。台,错台高度0.1~0.5m。黄岗滑坡区的山坡体地下水流向为顺坡向,汇水区为黄岗北西侧山坡,水流向和滑坡的滑动方向基本2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