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

ID:4848355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04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_第1页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_第2页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_第3页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_第4页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弱建築」大師隈研吾:建築應從工業式走向農業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楊瑪利、高宜凡攝影:陳之俊出處:遠見雜誌2007年12月號初冬午後的東北角,沿著小路來到一處可眺望海景的山坡地,爬上位於山頂的涼亭,清澈的海風與迷濛的雲霧瀰漫在空氣中,如果能在這裡泡壺茶、下盤棋,可謂人生樂事。  不過,在這片彷彿人間仙境的山上,卻有數十位年輕粉絲,簇擁著一位中年男子,爭著要簽名、合照。而且,這些粉絲可都是擁有高學歷的建築系碩博生,甚至是領有執照的開業建築師。  除了年初來台造成轟動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還有誰有如此大的魅力?  答案就是首度來台創作的另一位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KumaKengo)  過去未曾在台發表作品的隈研吾,這次特地應交大建築研究所教

2、授、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及捷年開發資產管理公司之邀,前來參加台灣第一次的國際集體建築創作——「澳底大地建築國際計畫」,他也是該計畫邀請的十位海外建築師裡,在東方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一位。  沒有一般大師人物的高不可攀與嚴肅感,穿著簡潔黑西裝與白襯衫的隈研吾,前一晚熬夜到凌晨才完成模型,匆忙搭機來台,但一到基地,他還是生龍活虎地到處摸索,迫不急待地想與這片土地展開對話,好奇又興奮的樣子,就像個剛拿到新玩具的小孩般。  現年53歲的隈研吾,知名作品包括位於東京中城的「三多利美術館」、那須蘆野的「石之美術館」、大阪的「福岡空中廣場」等,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義

3、大利InternationalStoneArchitecture、芬蘭SpiritofNatureWoodArchitecture等國際大獎,是日本建築界頗受期待的中生代明星。  劉育東預測,「他,極可能是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之後,下一位日本的國際級建築大師!」  和他給人的溫和與內斂感一樣,隈研吾的建築風格散發出濃濃的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弱建築」「隈研吾流」。他不愛用張牙舞爪的鋼筋、水泥等剛硬建材,反而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提高建築的可親近性與人文關懷。  「他是個很有思考能力的建築師!」在隈研吾來台期間充當地陪並協助翻譯、曾在日本攻讀建築

4、博士學位、一待12年的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觀察,隈研吾的作品其實不斷在進化,從早期的後現代主義一路轉化為近年的和風路線,轉型代表作便是2000年的「碼頭町廣重美術館」,讓他在國際舞台上一戰成名。  「他對自然採取一種比較柔軟的態度,不是用建築把空間包起來,而是把很多材料給『粒子化』了,讓人看不出原有的材料樣貌,」蘇睿弼讚歎道。  這位來自日本的「弱建築」大師,有哪些獨特的創作理念與建築思惟?以下是《遠見》與這位建築大師的對談精華:《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今天到建地實際看過後,對於這次的設計案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隈研吾答(以下簡稱答):今天正好天氣很好,實際到基地以

5、後,覺得比當初在看照片的感覺更棒。附近不但看得到海、也有山有水,視野很棒。  這次實地看過後,發覺和當初看照片的印象有些不同,所以希望把帶來的模型再做些修正。問:為什麼會想來參加這次的澳底集體創作計畫?  答:因為我在台灣一直沒有什麼作品,也沒跟台灣廠商合作過。但台灣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國家,加上自己很喜歡這塊基地,一起合作的成員也很棒,所以覺得這會是個很好的開始。問:為什麼會喜歡台灣?  答:除了氣候、風土與人情之外,當然啦,最重要的是,這裡的食物也很好吃(笑)。問:這次的集體創作主題是「NextGene」(下代基因),你對這個主題有什麼樣的想像,覺得下個世代的生活該如何用建

6、築來表現?  答:20世紀的建築,用了大量的鋼筋、水泥、鐵、玻璃等素材,是一種很強烈的建築,也要求必須在很快的時間內完成。但我認為,21世紀的建築,應該是更人文、更為人著想的。首先是材料方面,過去大家習慣用比較硬的材料,但現在會開始挑選以人為本、比較接近自然的建材來做。  另外一個不同,就是要讓建築和自然、景觀、庭園等,有更多的融合。這將是21世紀建築很重要的兩個特色。新世代建築,重人文親土地問:對你而言,一棟好的建築必須有哪些條件?好的建築,對居民、群眾、甚至是社會美學,又會有什麼影響?  答:跟土地做結合,是好建築最不可或缺的條件。像我欣賞的美國建築大師萊特(FrankLl

7、oydWright),他的作品就有「從土地上長出來」的感覺。問:到目前為止,你個人最滿意的三件作品是什麼?  答:第一個是「碼頭町廣重美術館」(2000年),因為我用了很多當地的杉樹來當素材。  第二個是「長城腳下的公社」中的「竹屋」(2002年),因為竹子不僅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元素,在日本也是,讓我從中發覺兩個國家對竹的文化跟認同,有相似的感覺,因此做出這樣的產品也很令人喜歡。  第三個則是「水∕玻璃」(1995年)。我很喜歡水這個元素,透過水,可以讓我感覺到生命。而從這棟建築不但看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