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案.doc

《推敲》教案.doc

ID:49188226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推敲》教案.doc_第1页
《推敲》教案.doc_第2页
《推敲》教案.doc_第3页
《推敲》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敲》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推敲教学要求:1、复习生字词,结合课文学习重点理解“妥帖”、“吟哦”、“犹豫不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3、创设情境,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以及斟词酌句在创作中的重要性。4、引导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1、在情境中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理解“推敲”的含义以及斟词酌句在创作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用自己的动作,跟在座的老师问个好。(2)根据动作猜动词。挥、招、摆、甩、摔、举、扔、推、敲一、板书课题,引出

2、故事1、(板书课题:推敲)刚才,大家根据动作猜词的表现都很不错。(师做动作)这就是——“推”,这就是——“敲”。两个动作的词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词——“推敲”(板书),那“推敲”是什么意思呢?(写诗或作文时反复思考、琢磨,斟酌文句)2、有问题吗?(本来是指两个动作,怎么连在一起就表示“反复思考、琢磨”了呢?)这与一个故事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题目就是——《推敲》。二、范读课文,概括大意1、范读课文。思考:“推敲”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2、交流:“推敲”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齐读最后一小节)。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贾岛1、提起这个故事,就得说到诗人“贾岛”。课文第

3、一小节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了贾岛。(指名读)。2、教师补充介绍。我们都知道唐朝有很多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等。如果论诗作,贾岛在唐朝大概并不能算最出众的,但他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甚至可以说是走火入魔,贾岛自己也曾用这样的两句话来评价自己的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贾岛被人们称为“苦吟诗人”。3、通过今天这个故事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够对这位诗人有所了解。四、再现“推敲”场景,感受贾岛的“投入”1、在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画面总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影,这个镜头应该作为特写,并且要反复出现。2、请你再

4、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是什么样的场景,看看和我想的是不是一样?3、交流出示: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画面加文字)4、指名读、理解。吟哦:吟咏,有节奏地诵读诗文。5、这时一个静止的画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想当时的情景,把它表演出来,行吗?(学生准备)6、指名表演。7、评价表演。要点:(1)贾岛应该反复读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2)语速要慢些,并配上相应的动作。(3)沉浸其中,忘乎所以。8、默读想象,再指名表演。9、齐读第3自然段。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那首小诗——(引读)人们纷纷议论,“这个人简直就

5、是个书呆子!”贾岛丝毫没有觉察。他——(骑着毛驴,一边……)就在这时,一支仪仗队浩浩荡荡,迎面而来,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却依然沉浸其间,他仍——五、体会“推敲”意境,学会“推敲”1、就这样,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2、课文中用了“竟然”这两个字,能去掉吗?3、补充故事(配画面):一次是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时,却闯入了当时当官的刘栖楚的仪仗队,结果被抓去关了一晚。4、幸运的是这次所闯的依仗队是韩愈的。(补充介绍韩愈)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6、,是唐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5、贾岛就将自己创作这首诗的经过告诉了韩愈。如果你是贾岛,你会怎么说呢?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准备,提示学生可重点读第2自然段)6、学生担当角色,向韩愈讲述自己写诗经过。7、韩愈听了贾岛的讲述,也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名读)8、韩愈的观点很清楚——认为用“敲”好。理由有——3点:一是——……;二是——……;三是……。9、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认为是“推”好,还是“敲”好?(补充诗的前两句,画面出示“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结合图画简要解释,体会诗的意境。)10、引导学生交

7、流自己的观点,理由要陈述清楚。11、补充不同观点。韩愈讲得的确很有道理。其实,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如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著名画家吴冠中等,吴冠中认为(出示)敲则有声,与静对照,但这破坏了整体调子,夹进音响反而在画面落下了败笔。推门,无声,不写声,只着笔于推之动作,画出了运动中的线,与‘宿’相对照,显得比‘敲’更和谐,不失画面的统一。——吴冠中他从绘画的角度提出异议,指出“推”胜于“敲”。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访友的,直接推门而入,可见他们的关系十分亲密。如此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