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

ID:50635981

大小:5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3

上传者:U-25928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_第1页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_第2页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_第3页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_第4页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相辅相成语言的规范和语言的变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语言是在规范中变异,在变异中规范。语言的规范和变异都是推动语言发展的力量。我们知道,语言的发展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三人成龙”的现象尤为普遍:原来不规范的语言,使用的人多了,就成为规范。原来规范的语言,用得少了就会变成不规范。今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收了6000余条新词,在增收新词新义的同时,删去了2000余条因陈旧而较少使用的词语和意义,如“二百二(红药水)、假象牙(赛璐珞)”等。在拿就拿网络语言为例。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疑对年轻人的“语言创造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谁偶然间或无意间用了一个自己都莫名其妙的词,第二天可能就成了流行语。《文艺争鸣》杂志社编审、《汉语的危机》一书编者朱竞认为,网络语言如果用在文章里,形成书面语言,是对汉语的一种不尊重,应该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规范。教育部相关官员也反对高考用“网语”。但是,与此同时,语言文字专家季恒铨2004年3月17日在汉参加“现代汉语规范化论坛”时表示,经过时间检验的、有生命力的网络词汇也应收入规范词典。季恒铨解释说,在编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时,北京曾流行过新词“商标西瓜”———贴着商标的西瓜,后来又发现有“商标苹果”、“商标橘子”,但过一段时间后,人们说那些带有商标的水果时不再特意加上“商标”了。这就意味着“商标西瓜”一词已被淘汰。如果过几年后,网民们不再称网上的女孩为“美眉”,就说明“美眉”这个词语被淘汰了,就不会作为“规范”进入词典了。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人为求“创新”,生搬硬套成语为其所用,例如卖布的商家树招牌“布言布语”,这就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就不可能成为规范语言。这是语言规范与变异促进语言发展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由此可以说明两者关系的密不可分。我们谈到语言的规范,不能不谈到语言的变异,语言的规范是在语言变异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谈到语言变异的时候,也不能够离开语言规范,语言的变异不是漫无目的毫无规则的,只有经过规范的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变异语言,才能够真正起到推动语言发展的作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比如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会出现新的词语,甚至出现新的句法,但发展的语言必须规范,不经规范的语言,必将造成语言的混乱,必将影响意义的传达;同时,也不能借口语言的规范而因循守旧,拒绝新的词语、新的句法,阻滞语言的发展。不规范的语言是混乱的,不发展的语言是僵化的。总之,语言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5、装潢店门口:装“璜”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9、饭店门口:“合”饭10、水果店门口:“波”萝11、饭店菜单:鸡“旦”12、五金店标牌:“扦”座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18、某机场横幅:年“青”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20、某食堂菜牌:鱼“园”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国家语言规划和规范水平迈上新台阶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兼秘书长 陈章太  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标志着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语言生活的建设和管理将达到新的高度。   语言生活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和使用状况。其实,语言生活的含义无比丰富,它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无数的语言生活。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生活及语言存在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语言生活,大到全球语言生活、洲际语言生活、区域语言生活、族群语言生活、领域语言生活等,小到个人语言生活、家庭语言生活、场合语言生活等。另外,在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越来越活跃,网络的语言使用也构成了语言生活的主要内容。近期国家语言生活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语言生活基本形成。二是积极稳妥地推广普通话取得重大成就。三是语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稳步提高。四是社会语言生活丰富、活跃。五是语言关系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六是网络语言发展变化很快。七是语言生活建设法制化水平越来越高。  《纲要》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使用与管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重要精神和有关规定,应该围绕五方面多做工作。一是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巩固发展国家语言生活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基本格局。二是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语言关系,重视语言发展规律,尊重语言情感,加强语言服务。三是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这是贯彻《纲要》和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特别要重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建设,加强语言及其使用状况的调查、监测和各种语言数据库、语料库建设。四是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国家语言软实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们生活、发展的基本能力,它体现人们的综合素质,影响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必将促进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其意义重大。五是加强汉语对外交流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我们要大力促进国家语言生活和谐健康发展,反映国家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的水平和成效。《纲要》的贯彻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精神,要多宣传,不仅让语言文字界了解语言文字工作和下一步工作目标,还要让社会各界知道国家语言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的语言生活有关,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国家安全有关,也与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有关。  领会纲要精神保护好各民族语言文字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戴庆厦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提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我们民族语文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做好民族语文工作。  一、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社会和谐、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共有120种以上的语言和33种文字。各民族语言长期被各民族所使用,是各民族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仅是构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的一种重要资源。  二、必须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必须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同时,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功能的变化。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使用人口极少的少数语言或杂居程度很高的语言,会出现衰变,甚至会濒危。这是客观事实,是多民族国家语言关系演变的自然趋势。面对这一变化,要采取什么对策?我们认为,即便是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对待多民族的语言关系,仍然要坚持保护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双语问题  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语外,还要学习国家各民族的通用语——汉语,让母语和通用语构成一种“互补兼用”的双语关系。  “两全其美”是解决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两全其美”是指对待少数民族的双语,既要保护他们的母语的使用和发展,又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使用通用语——汉语,使母语和通用语在现代化进程中分工互补、和谐发展。“两全其美”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友好团结,符合各民族的愿望。  学校的语文教育如何安排,是少数民族十分关心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民族的意愿,安排好母语和通用语的学校教育。  四、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  当前,加强语言实际的调查和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论研究十分重要,势在必行。要开展语言国情的调查研究,弄清我国各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要分批、分地区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保存语言,特别是濒危语言。  必须加强民族语言文字中的理论问题研究,如认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关系、认识多民族国家中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的关系、认识母语和兼用语的关系、评估在现代化进程中小语种的生命力、认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现象等。  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语文工作的路子。  规范手语和盲文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  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 顾定倩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是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次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写入手语和盲文,对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手语、盲文规范化的必要性   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人,视力残疾人1233万人。手语、盲文是他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历史的原因,各地的手语不一样,盲文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全国没有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之间的沟通,影响到特殊教育的有效进行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残疾人顺畅、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大多数聋人、盲人和特教学校的教师赞成制定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因此,进行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的研究和推广,是为残疾人根本利益着想的一件好事。  二、手语、盲文规范化的未来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手语和盲文的规范化工作。进入新世纪,国家的法律法规多次明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组织开展盲文、手语等特殊教育培训,规范教材的编审和出版工作,为盲人、聋人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因此,《纲要》提出的通用手语和盲文的研究与推广任务继往开来,其研究的法律政策依据、学术理论基础、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等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变革,不仅服务于当今,更着眼于未来。  三、手语、盲文规范化的重点性  《纲要》提出的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是残疾人使用的特殊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含义与应用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性,同样界定在国家机关、学校、汉语文出版物、广播电台、电视台、公共服务行业中使用。除此之外,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和使用其他种类的手语或盲文。  《纲要》提出的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工作,重点围绕四个方面:一是手语、盲文使用现状调查,为国家制定政策做准备。二是制定以汉语为基础的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标准,手语、盲文水平等级标准,手语翻译员等级标准,以标准来引导手语和盲文的规范使用,进而研究制定主要少数民族的手语、盲文,最终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公共信息沟通平台。三是在重点领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应用。四是建立国家级研究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发挥语言文字作用服务小康社会建设  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 黄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个集中反映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意愿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语言文字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刻认识语言文字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着力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加快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二是自觉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独特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大战略任务,无不与语言文字事业相关。语言文字事业和各项工作,应在完成这四大战略任务中发挥积极和重要作用。第一,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发挥观念导向作用。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丰富而深远的内涵,有待于用规范、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文字阐释和宣传,以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要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发挥思想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经典,或是现代的名著佳作,乃至一个口号、一个校训、一个准则等,都是需要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如北京精神的八个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都是语言文字的提炼和运用。而这些语言文字的提炼和运用,无疑都包含着某种思想道德导向和价值取向,并在长久的运用过程中逐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文化基础作用。语言文字是一切文明文化及其产品的载体和构成要素。对任何文化作品和产品质量的评价,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项标准。是否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标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创作生产的所有精神文化产品,无不存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质量评价问题。  第四,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文化支撑作用。语言文字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本身同样需要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要为整体文化事业产业的全面繁荣发展和文化整体实力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基础条件和文化支撑,为上述各项战略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  语言文字工作应全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语言文字应用领域的规范监管和创新管理方式;着力构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服务方式;科学保护、积极传承各民族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经典;努力扩大语言文字业务的对外交流、合作和传播。  为大陆和港澳台语文交流指明了方向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语文出版社原社长 李行健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对做好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语文交流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国家语委和有关部门领导支持的《中华语文词典》编纂等工作,就是为两岸沟通交流和国家完全统一在语文方面提供具体有力的支撑。编好《中华语文词典》,必将加快两岸语文差异由歧异到化同的进程。语言的差异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现,也只有在深化交流中才能确定差异、准确理解差异,从而找出化异为同的办法。《中华语文词典》的编纂正是化解两岸语文差异的工具和桥梁。语文差异也只有通过《中华语文词典》才能具体地展现在两岸民众面前,才能在交流中相互对照,消除误解。也正是在这种沟通交流中,两岸民众对差异才能做出比较和选择,从而达到化异为同的目的。  从现实看,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语文差异,对相互交流造成了一定障碍。但是从民族语言的历史发展看,它们产生于各自隔绝的不同社区,都是汉语中新生的因素。因此,它们都分别为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社会服务,为语文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都是汉语中的可贵资源。语言作为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必将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中华语文词典》的编写,不仅要反映差异,还要注意到两岸语言生活中和谐相融的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两岸和平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完全统一开辟了康庄大道。两岸进行和平谈判、签订和平协议,是两岸由经济交流到政治协商的必然途径。在十八大关于两岸和平发展方针精神的指引下,必将实现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同胞百年来祖国完全统一的愿望。语文工作者应该有很大的迫切感,努力做好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语文交流工作。  一是整合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语言,不仅要有统一的书面语,还要有一致的口语。继续做好促进普及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工作,大陆更应加大力度,早日完成推普任务,使全民族和整个国家达到“语同音”的境地。  二是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应逐步完全达到“书同文”的水平。当前主要是简体字和繁体字不统一的问题。一方面要促进繁简由之过渡到统一,但要在文字未统一前,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应共同寻找“书同文”的途径,同时抓紧搞好繁简自动转化的问题。在搞好“书同文”、“语同音”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到“词同义”,即不管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同一词形应该达到意义一致。   三是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共同搞好汉语在世界的推广传播工作,合作编写教材,共同培训师资,分享教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加大推广的力度,使推广传播工作取得更可观的成绩。这必将极大地增强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和竞争力,使中华民族的崛起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语言冲突机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 李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是《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亮点之一,也是国家语委多年来确定的工作目标。  语言(包括文字)职能主要分工具和文化两大范畴,且这两大范畴又都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就工具范畴看,语言作为显性的工具是用于交际,作为隐性的工具是用于思维。就文化范畴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最为重要的承载者,这是语言的显性文化职能;语言的隐性文化职能是起到身份认同、情感依存的作用。  百余年来,我国因语言国情所定,一直侧重于从显性工具的角度规划语言。这些语言规划,保证了国家政令畅通,为各民族、各地区,甚至为海内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为国家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  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重心应由“大力推广”向“规范使用”转变;语言规划在继续关注语言工具职能的同时,要更多关注语言的文化职能。  规划语言的文化职能。首先,要坚持“语言平等”的理念。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宪法精神、人人平等的普世理念在语言政策、语言观念上的体现。其次,要具有“语言资源”意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包括方言土语),贮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基因”,滋养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其次,要理性规划“语言功能”。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原因,各语言的发育状态和能够发挥的语言职能是有差异的。因此,应在“语言平等”理念基础上,根据语言的实际状态进行合理有序的语言功能规划,在语言生活中各自发挥应当发挥的作用。最后,要遵循“自愿自责,国家扶助”的方针。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各民族如何规划自己的语言,民族自治地方如何规划自己的语言生活,应当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的意愿进行决策,并为这些决策负责。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度,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但也存在着或显或隐、或锐或缓的多种语言矛盾。近些年,我国的各项改革都进入“深水期”,许多社会矛盾可能用语言矛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我国也可能进入语言矛盾容易激化、容易形成语言冲突的时期。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要特别重视规划语言文化的职能,尤其是重视从语言的隐性文化职能上进行语言规划。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语言国情;需要着力研究语言冲突的机理;需要建立解决语言矛盾、语言冲突的有效机制;需要密切关注语言舆情,了解社会的语言心理及舆论动向,提高对语言冲突的防范应对能力。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和语言发展观,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并通过语言生活的和谐促进社会生活和谐,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做好推广规范工作提高中文国际地位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姚喜双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明确提出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是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一、遵循规律、发展创新,增强国家语言实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和保障。我们要不断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中文的国际地位,增强国家语言实力。  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语言文字工作不仅要看到“语言是问题”,还要看到“语言是资源”。我们要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发展促发展,坚持监督检查与社会服务并举。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于人才强国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基础性作用。语言文字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把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汉语能力测试,以及完善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标准,切实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赋予的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三、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我们要提高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对国民规范与得体使用语言文字的引导、监督、服务,实现语言美与环境美的和谐统一,建设“美丽中国”。服务港澳台同胞普通话的学习和培训测试,推动两岸合作编写中华语文工具书工作,完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建设,积极拓展深化与港澳台地区语言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的海外服务力度,积极推进国际汉语教育,扩大、深化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管理队伍建设与语言文字专家队伍建设,为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纲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新时期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本质,把握当前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  科学保护语言资源提升国家语言实力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张浩明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乘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的东风颁布实施了。《纲要》从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高度,就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实施《纲要》的重要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相关要求,积极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提升国家语言实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  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努力增强国家语言实力  国家语言实力是国家主要语言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语言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对语言文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要以《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有显著提高。  二、加强语言文字使用监测与服务,妥善处理好语言文字规范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我们要自觉贯彻《纲要》的有关要求,在四个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一是要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监测,对网络语言、流行语、字母词、外来语等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以及相关的决策咨询研究。二是要创新规范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和建议,“问计于民,问道于贤”。三是要加强引导,继续通过“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等方式发布“软规范”,继续发布年度热点词语、高频词语排行榜,引导语言文字舆情。四是要探讨为社会多样化的语言应用需求提供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在服务中扩大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的社会认同。  三、科学保护语言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语言文字是有价值、可利用的资源。科学保护语言资源,是《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科学保护国家语言资源,要加强基础建设。要定期开展语言资源普查和语言国情调查,对语言资源变化发展情况加强监督监测。要加强语言资源数字化建设,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国家语言资源动态流通语料库等各类语言知识、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公共数据库。科学保护国家语言资源,还要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要积极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库,并加强对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  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即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