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

ID:51457666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1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8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修复;观察组43例,采用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效果牙齿的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

2、牙齿健康问题是牙列缺损或缺失,其患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儿童以及青年人的患病率相对较低[1]o本次研究对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做了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入选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50.47±5.37)岁;牙列缺损或缺失原因:牙周病变14例,牙尖周病变20例,外伤9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17〜76岁,平均年龄(51.20±4.89)岁;牙列缺损或缺失原因:牙周病变16例,牙尖周病变2

3、1例,外伤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法:①对口腔周围皮肤及口腔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②麻醉起效之后将患者口腔内的牙菌斑、牙结石清除,并叮嘱患者3个月后复诊;③如果复诊结果良好,患者牙窝愈合情况良好,则常规备牙,行固定桥修复;④做患牙模型并试戴;如果修复情况良好则结束治疗[2]o观察组采用种植修复法:①患者先进行口腔曲体面层X线拍摄,从而了解患者的牙列缺损或缺失状况;②一期手术:对口腔周围皮肤及口腔进行消毒、铺巾;给予患者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在牙槽悄顶做一个弧形切口;将黏膜、骨

4、膜切开并翻起,从而使骨面显露出来;使用定位定向导板对孔道进行快速的定位,之后预备种植窝,为防止过热使用等渗生理盐水进行局部降温;对D1、类骨质进行攻丝,植入种植体,并安装覆盖螺丝;缝合软组织[3];②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后3〜4个月进行二期手术。术中将基台安装好,缝合基台两侧的牙龈,5〜7d后拆线,并制作牙颌石膏模型,制作种植义齿。1・3疗效判定显效:牙列缺损或缺失得到完全的修复,外观效果好,咀嚼功能正常。有效:牙列缺损或缺失基本修复,外观效果较好,大力咀嚼时会出现不适感。无效: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不满意,外观不满意,正常咀嚼时会有明显的不适感。1.4满意度评

5、价对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舒适度进行评分,每项10分,评分越高则越满意。1.5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o2.2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o3讨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传统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可摘义齿修复,另一种是固定义齿修复。这两种修复治疗方式虽然价格低廉

6、,但是缺点比较多,比如可摘义齿修复会导致牙槽0脊大量吸收,容易引发基牙及基托覆盖下的黏膜病变,固位力不足,异物感明显,影响发音等;而固定义齿修复的操作比较复杂,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引发感染及黏膜病变,并且可能导致基牙丧失[4]。因此,这两种牙齿修复方式均不是最佳的修复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这就证实种植修复具冇明显的优势。种植修复是一种先进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方式,相较于传统修复方法而言,其优势较多:①对周围健康牙体的影响较小;②在观感上与正常牙齿相近,美观度明显更高;③咀嚼效果更好,对咬合力

7、的承受能力更强;④患者自觉感到舒适,几乎没有异物感[5]。综上,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吴德宏,王娟,等•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4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5(12):1240-1241.[2]纪翠翠,王丽娟,等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0):175-176.[3]丁鹏飞,孟波.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8(21):119-120.[4]邵饪?遥?纪涛.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9

8、6例临床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1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