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

ID:51620933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_第1页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_第2页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_第3页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1案例:石潇雨是个机灵的孩子,活泼好动,嘴巴也特别甜,和陌生人一下子就能相处好,但和小伙伴并不融洽,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状“石潇雨打人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石潇雨的自制力不强,特别是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没有一点儿耐心,举手后一定得请他回答,否则他就会闹情绪,在座位上吵闹,影响正常的活动。如果我用五角星表扬了别的小朋友,他就会小声嘟嚎:“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要呢!”我想改变孩子的这一情况,于是向夏老师询问关于石潇雨的情况。才知道原来石潇雨以前哭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有小朋友打她。爸

2、爸就告诉她,谁要打你,你就打她,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于是我决定先要做好家长工作。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适宜的。我列举了许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的观点。并希望家长能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画画,看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石潇雨真的有了变化。少有孩子再找我说石潇雨的不是了。于是我又去了家访,想多了解一下石潇雨在家中的表现。进门见到他正趴在桌子上画画。他爸爸说,上次交谈以后,每天都坚持陪儿子看书,画画。儿子做事耐心多了。

3、同时也向儿子纠正了以前对他的教育,重新给他讲文明的孩子的故事,让他知道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儿子真的进步了许多。一天放学时,石潇雨的爸爸对我说:“昨天儿子对我说,今天张杰打了,我对他说这是不对的。我觉得打人是不对的。“钱老师,听到这话,我倒是很高兴的。”我也笑了,摸摸石潇雨的头。分析:造成石潇雨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我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

4、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孩子有了某种行为,受到家庭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端正自己的认识,才能给予孩子正确行为模仿,不至于有所偏差,造成某些问题行为的产生。这样个别化的问题,如果重点放在学校教育上,效果一定不如家教来的好,也许反而也会伤了孩子,所以家教对个别化的指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观察记录2每天早晨一入园,蒋涵就会急冲冲地跑进他所喜欢的区角。一会儿到娃娃家烧饭,一会儿去“画画我自己”画画。过了一

5、会儿,他又对堆积木产生了兴趣,看见朱影小朋友在玩一辆自己带来的警车,他则跑过去二话不说就抢了汽车开始独自玩耍。朱影小朋友“呜呜呜”哭着跑来告状,指着蒋涵说:“老师,他抢我的汽车……”分析:蒋涵的争抢行为是因为他对玩具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婴幼儿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们往往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对策:1•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也应由托班时以“平行游戏”为主转变为“合作分享”为主。大多数男孩喜欢玩汽车,在“汽车城

6、”中,应增添足量的汽车,满足多数男孩玩汽车的需求,从环境与材料提供上避免幼儿在游戏中的争抢行为。2.通过故事《大家一起玩》,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逐步体验分享才快乐的愉快情感。3•利用泛灵心理创设“汽车生病了”的游戏情景,激发蒋涵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宝宝”,引导他学习礼貌用语并对孜孜说“对不起”。效果与反思:通过一个阶段的个案跟踪研究,蒋涵渐渐地变了,逐渐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现在,他乐意与同伴一起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喜欢在活动中主动帮助同伴。在幼儿共同生活和游戏中,他能以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控制

7、自己的行为。不影响集体,并热心为同伴服务,成了大家的“好伙伴”。渐渐地,他在同伴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威信,同伴们都愿意接纳他,亲近他,还经常赞扬他。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1.情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核心,因此,幼儿教育必须要做到“以情动情”“因人施教”,要善于运用师爱及教育机智,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2•教师要把观察放在首位,走近幼儿,关注幼儿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要不断观察幼儿的行为,不断分析和解读幼儿行为的原因,并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3•幼儿的教育必须注重”互动式”的家教指导,要与家长“沟通、合作和研究”,通过家园共育实现教育效果的最

8、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