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3180853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屮的效果。方法将8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治疗纟R50例和对照组39例进行疗效比较,两纟R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布洛芬必要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米替丁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退热、食欲改善、溃疡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52、25.72、22.02,P值均V0.01,二者茅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儿童;利巴韦林;西米替丁[屮图分类号]R766.1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3-0015-01疱疹性咽峡炎是夏秋季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该病的治疗以对症为主,但病情反复,病程相对较长,家长并不满意,我院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西米替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本院门诊2007年4月〜2007年7月诊治的89例疱疹性咽峡炎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9例患儿完全符合《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其屮男40例,女49例;年龄8个月〜4周岁,平均2.4周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两纟H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

3、10〜15mg•kg-l•d-l,静脉滴注,布洛芬5〜10mg/kg,必要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米替丁10〜15mg•kg~l•d-l,静脉滴注。1.3疗效判定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为观察内容,重点记录发热、畏食和咽峡部溃疡消退的天数。1.4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在退热、食欲改善和咽峡部溃疡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卩均<0.01),见表1。2.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在输注西米替丁时出现呕吐,减慢滴速或加用维生素B6示缓解

4、,其余病例均未见其它不良反应。3讨论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纟R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以突发高热、咽痛、呕吐、艮食、流涎、咽峡部疱疹及溃疡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H然病稈1周左右,治疗—•般以对症为主,抗病毒治疗常置于次要位置。近年有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加用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疗程,木文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利巴韦林系核卄类广谱抗病毒药,可以多种机制抑制病毒核卄酸的介成,其由磷酸转移酶磷酸化而被激活,通过抑制肌廿单磷酸脱氢酶,阻止肌廿酸转变为鸟廿酸而导致鸟廿三磷酸盐缺乏,进而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也能抑制病毒mRNA合成和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西米替丁系

5、112受体阻滞剂,主要抑制胃酸分泌。近年研究表明,该药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在人体内可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木文资料显示,两药合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比单用利巴韦林更具优越性,既抗病毒。又增强免疫功能,具有疗程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经济易行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