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

ID:5319056

大小:280.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堂墼塞堡星塑墼查总第444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口黄长义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具有历史学科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课程目标既有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的要求,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与特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三维立体目标体系。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三维体系作者简介:黄长义,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武汉430074)基金项

2、目:本文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质量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JDSZK037)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3)Ol_0065—0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五年多以来,在课者认为,这三种观点都不甚准确,缺乏现代课程论思想,未程体系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能深刻理解课程的学科属性与功能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现代课程论将课程大体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

3、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合课程和核心课程四类。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根据状况的基本好转。但又必须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也教学效果离目标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其中原因之一是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研究相对薄弱,忽视了课程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目标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调控功能。尤其是对“中国近现合课程也称广域课程,是整合若干相关联学科的内容而形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一直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的问成的一门综合学科的课程。核心课程也称问题

4、课程,是以题。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一定的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根据以上分类,我国高校实施和课程评价“最为关键的准则”。因此,深入开展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综合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研究,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学改革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实效的核心和关键。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通过对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之所以会出现定位不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法律学等

5、相关学科内清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中国近现容的整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德代史纲要”课程属性的认识不明确。育性是这些课程的主要特征。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属性,目前学界代表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与其它三门课相比,又性观点大致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是一门有着鲜明历史学科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上来看是一门历史课程,但却就专业学科属性而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授中国不从属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体系,而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

6、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种观点认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当然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但与以培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全过养史学专门人才的历史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旨在培程进行研究,从中找出规律,从而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当养学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不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面向然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近现代史全体大学生,不要求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方面展开全面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明系统的叙述和论证,而是重点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确将其定位为一

7、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课。笔主线(纲)与重大问题(要),帮助学生把握中国近现代社会抵2013·1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44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进而深刻领会近现代中国课程目标的界定以及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关历史和人民“三大选择”的历史合法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可以定位如下:它既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确立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是指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也是指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因此其教学目的不但是导、实施和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要依据。它让学生

8、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的建构必须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和思想政治理识的过程中把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