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pdf

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pdf

ID:53735187

大小:168.5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1

上传者:mggk
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pdf_第1页
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中医研究2013年7月第26卷第7期TCMRes.July2013Vo1.26No.7。55。运动。半个月后复诊,症状减轻。继服l4剂后,查湿;甘草佐芍药以养肝,佐芪、术以健脾并调和诸药,空腹血糖6.9mmol/L,三酰甘油6.1mmol/L,胆固与皂角刺等共为佐使助柴胡疏肝之经络,与鸡内金、醇3.0mmol/L,上方加肉桂3g、熟地黄30g,嘱其连山楂、麦芽等共为佐使助白术健脾和胃。方中未用服3个月。3个月后,复查血脂、血糖全部正常。1a过多消脂之品,这是因为洪素兰教授认为防治糖尿随访,未复发。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关键在于恢复肝脾正常的生理功6小结能,肝气疏泄、脾气健运则膏脂自消。肥脂之气无由洪素兰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肝郁脾积滞,水谷精微尽归正化。运用此法,在临床中治疗虚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治疗本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病当以疏肝健脾为大法。以柴胡、白术疏肝健脾共收稿日期:2013—02—18;修回日期:2013—03—29为君药。枳实、芍药等合柴胡以疏肝,黄芪、茯苓等(编辑田晨辉)合白术以健脾,共为臣药。半夏以化痰;黄连清热燥文章编号:1001—6910(2013)07—0055—02·名师高徒·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杨克勤(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张怀亮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河南省第二批中医药高1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治以调畅气机为先级人才师承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从医30余年,硬皮病属中医学“皮痹”“脉痹”“痹病”范畴,擅长治疗中医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对内科疾病的治疗积累若累及内脏器官,则属“心痹”“肾痹”“肺痹”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治疗硬皮病常采用中医中《诸病源候论》日:“痹者⋯⋯其状肌肉顽厚⋯⋯由药辨证论治,多从调理气血入手,以调畅气机为先,兼以补益气血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日久不愈,人于经络,搏气血、活血化瘀、平补阴阳,肺、脾、肾3脏同治,从整体调理,于阳经,亦变全身手足不随。”素体脾肾阳虚,卫表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固,腠理疏松,外邪乘虚而入,滞于经络、肌腠、血关键词:硬皮病/中医药疗法;张怀亮;中医师;气滞血瘀脉之间,气血凝滞闭塞不通,肌肤筋脉失养;或阴液中图分类号:R593.25文献标志码:B亏虚,虚热灼津渐致皮肤肿胀、硬化、萎缩。《素问·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3.07.30痹论》日:“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痹在于骨则硬皮病是指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缔组织的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疾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由此病¨。其发病率在结缔组织疾病中仅次于类风湿可见,痹病的发生和气血流通不畅直接相关,而气血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西运行要以气机调畅为前提条件。外邪阻于肌肤,痹药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因其副作阻不通,凝滞气血,久而成瘀。用大而难以获得满意疗效;中医药在整体辨证基础张教授认为:气滞血瘀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气上探索治疗,具有很好的前景,副作用也较小。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逆乱则血张怀亮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河南省第二批中行无序。气机调畅对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医药高级人才师承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要,先天之气、水谷精微以及精血、津液都必须经过从医3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濡养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对内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官窍的生理活动和相互联系也需要通过气机的运动临床治疗硬皮病常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多从调才能实现和完成。若因外邪阻滞或者脏腑功能失调理气血人手,以调畅气机为先,兼以补益气血、活血导致气机不畅,失去其推动、温煦及防御的作用,进化瘀、平补阴阳,肺、脾、肾三脏同治,从整体调理,取而影响气血的流通和濡润,则会引起脏腑官窍、肌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张怀亮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介肤、筋脉失养,气血不畅,久之成瘀,气滞痰凝,痰瘀绍如下,以飨同道。 中医研究20l3年7月第26卷第7期TCMResJuly2013Vo1.26No.7互结而生本病。肌肤失养,则皮肤干燥硬结,毛发干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党参、炙紫菀滋补肺肾,行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变形;金水相生之治;由于该病多因寒邪凝滞经脉,血脉瘀气血失调,肺失宣发肃降,脾失健运,肝失调达,则生滞,故可酌加桂枝、制附子或制川乌、莪术以散寒化咳喘、胸闷、纳呆呕恶之症。瘀通络;气血瘀滞,痰瘀互结易El久化热,可在调畅张教授在临床治疗硬皮病的过程中,常以调畅气机、活血化瘀、温补脾肾的基础上辅以滋阴清热,气机为首法,治从少阳人手,以柴胡之升散、黄芩之加黄芩、黄柏、知母、牡丹皮等药以达平补阴阳之效。降泄来通调三焦之气机,半夏、陈皮、厚朴、木香等燥4病案举例湿化痰、理气散结,大剂量黄芪益气行血,共起调畅患者,女,70岁,2007年6月l6日初诊。主诉:气机、疏理三焦之效。医之用药如将之用兵,此调畅周身皮肤及面部硬结8a,并加重伴胸闷、气短4a。气机之法如行军之先锋,气机畅达,一可使气血通患者8a前因四肢皮肤出现硬结,先后在多家医院畅、筋脉濡养,二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增强药效。住院治疗,诊断为硬皮病,给予秋水仙碱等免疫抑制2补益气血通经络。活血化瘀散瘢结剂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并于4a前出现《金匮要略》日:“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胸闷、气短、咳嗽咯痰等症状,就诊时仍在进行免疫肤甲错⋯⋯缓中补虚,大黄廑虫丸主之。”张教授认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现症:周身皮肤及面部散在硬为:该病多因气机不畅,营卫不和,气血亏虚,导致气结,面部有发紧感,皮肤干燥晦暗,胸闷,气短,咳嗽,血瘀滞,经络不通,筋脉失养而发本病;气机郁滞,Et咯白色黏痰,口咽千,乏力,四肢厥冷,纳差不欲食,久易生痰瘀,痰瘀结聚,瘀滞于皮肤脉络甚至脏腑,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生化检查示:ESR进一步加重气血阴阳失调。因此,张教授指出:在硬75mm/h。西医诊断:①系统性硬皮病;②肺间质纤皮病的治疗中应配合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之法,使气维化。中医诊断:皮痹,属气滞痰凝、瘀血阻络。治机畅行无阻,气血充足,气行则血行。他还常配伍黄以理气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佐以补肾健脾。处方:芪、当归、丹参、川芎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加干姜、柴胡l0g,黄芩12g,半夏15g,陈皮10g,茯苓细辛、白芥子、丝瓜络等温经通络化痰,加桂枝、白芍15g,枸杞子30g,桂枝10g,白芍15g,炒莱菔子调和营卫、行气散血、通络行滞。若Et久气滞痰凝,30g,山茱萸3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炙甘草或脾失健运内生痰湿者,可加半夏、瓜蒌、陈皮等燥9g。7剂。服药后,患者胸闷、咳嗽、咯痰减少,面部湿化痰、理气散结。发紧感减轻,手足发冷有所改善,皮肤硬结如前。守3平补阴阳,肺、脾、肾三脏同治上方,加枳实l0g、白芥子15g、炮穿山甲6g、丝瓜《黄帝内经》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络15g、川芎10g,7剂。每Et1剂,水煎,分早晚温也。”该病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邪,正所谓“正气内服。服药后,患者咯痰消失,胸闷、咳嗽明显减轻,面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硬皮病的症部发紧、口咽干明显好转,肤色变润,皮肤硬结较治状演变多为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虚疗前变软,活动后乏力明显,复查ESR为40mm/h。损。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言:“治虚有三本,效不更方,守上方,将黄芪加量至60g,加丹参30g,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l5剂。患者坚持服药半年后,复查ESR为19mm/h,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脾胃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全部停用。间断服中药3a,患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病情稳定无进展,胸部CT检查提示肺间质纤维化乏源;肺主皮毛,朝百脉主治节,肺气虚,则不能发挥较初诊时明显改善。“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的作用;肾主藏精纳参考文献:气,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病变日久耗伤精[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气,伤害先天之本,阴寒内生则会加重脏腑虚损、肌社.2001:672—679.收稿日期:2013—03—25;修回Et期:2013—04—06肤失荣之症。因此,张教授在治疗该病时,强调注重(编辑颜冬)健脾、补肾、润肺相结合,以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麦冬等补脾润肺,益气生血,取培土生金之意;以《中医研究》杂志通信作者标注格式通信作者: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文首已有者,此处省略),E-mail例——通信作者:李耀光,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zhangmm@yahoo.com.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