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

ID:53746797

大小:480.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2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_第1页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_第2页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_第3页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_第4页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左东岭内容提要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后诗歌创作情况的不同体貌说明,龙场悟道不仅对于其哲学的良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自身的生命意义以及由此导致的诗学转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的诗作具有两种特征:一是凄伤低沉与豪放不羁杂陈的情感基调,二是依然有讲求诗艺的倾向。而在龙场悟道之后则表现为:一是心态的从容与心境的平和使其写出了较之前期更为空灵悠闲的作品,二是良知超然物外的情怀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幽默戏谑风格,三是对心灵的重视使其山水咏物诗具有了突出的主观色彩,四是其圣贤人格

2、与高尚境界使其抒情诗具有了爽朗的格调与豪迈的气势。四种转变形成了王阳明性灵诗歌的新特征。关于王阳明的诗歌创作,目前学术界已有不少书,循序格物,顾物理与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成果④,但是从其纵向之变化与心学对其诗风之影人。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响的角度来探讨其诗歌的艺术特征,依然有较大的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余地。其实早在明代,王世贞就曾如此评价过王阳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⑧这便是从明的诗歌:“新建雄略盖世,隽才逸群。诗初锐意正德元年至三年期间的所谓“居夷处困”之时,

3、作者,未经体裁,奇语间出,自解为多。虽谢专家这既是其心学的形成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转变之业,亦一羽翼之隽也。四时诗如五花骏马,嘶踏期。此时的诗歌则记述了其心灵变化的过程。在监雄丽,颇多蹶步。暮年如武士削发,纵谈玄理,伧狱中,他有《读易》诗:“《逐》四获我心,《蛊》语错出,君子讥之。”②作为复古派的领袖人物,王上庸自保。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世贞此处的评价站在复古派尊格辩体的立场上论阳乐,此意良非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④,明诗歌成就的高低,便不免有失公允。尤其是他对表达了他此刻渴望归隐以终老的愿望。这当

4、然是不阳明后期诗歌创作的认识,明显的有贬低性灵派诗可能的,他此时必须要赴贬谪之地,沿途写了55歌的倾向。但是,作为明代的诗论大家,其诗学眼首所谓的“赴谪诗”,其中答湛元明的八首诗最足光又是敏锐而独到的,所以能够很准确地看出阳明以表达此刻的心情,其一日:“君莫歌九章,歌以诗歌创作的前后期的明显变化。在此需要进一步探伤吾心。微言破寥寂,重以离别吟。别离悲尚浅,讨的是:王阳明前后期诗歌创作变化的主要动因是言微感逾深。瓦缶易谐俗,谁辩黄钟音?”⑨他当然什么,其转变后的诗歌到底有什么样的体貌特征,也有诗纪沿途山水,也有诗言隐逸

5、之志,但此刻其其诗学价值究竟如何,等等。总的格调是悲愤感伤的。此种情绪一直延续至到达王阳明现存的诗歌作品均为弘治十五年以后所龙场驿时,其“居夷诗”的开篇便是五首《去妇作,在此之前他应该与李梦阳等人多有唱和,但由叹》,诗前有小序日:“楚人有间于新娶而去其妇于被作者本人所轻视或被其弟子所舍弃,均已散佚者。其妇无所归,去之山间独居,怀绻不忘,终无不存。就王阳明现存诗歌作品论,其前后期的区分他适”。此刻他不仅有“感此摧肝肺,泪下不可显然是以其心学的建立作为明显标志的。黄宗羲曾挥”的绝望感伤,而且还处于“空谷多凄风,树说:“先

6、生之学,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木何潇森!浣衣涧水合,采苓山雪深”的恶劣环·18·龙场悟道与王阳明诗歌体貌的转变境中,可谓生命之绝境。但是一旦他感悟到自我良容主要是“微行”与“骑马”等佚乐行为,故而知的自足,便进入另一光明的境地,从而度过了危诗中言“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可谓写实。机。他有许多诗篇是表达此种喜悦心情的。“夜弄全诗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从诗歌格调的角度看,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王阳明的确是较早感受到朝廷政治衰败与士人群体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失势的作者之

7、一,所以他能够写出虽悲伤低沉却真谋。”⑦“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嗟我二三子,实感人的诗作来。他此时当然也有境界开朗、豪气吾道有真趣。”⑧“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充沛的作品,如《泛海》日:“险夷原不滞胸中,涯。”⑨环境虽未改变,但心境却已自不同。依然是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贬谪生涯,依然是远山僻水,依然是遥远天涯,但风”。此诗乃被贬途中所作,当时路途艰辛,又由于视富贵如粪土,等浮名如飞絮,故而便觉得山有刘瑾派人跟踪追杀,他居然能够写出如此豪迈超水可爱、天涯可乐,甚至有了当年被孔子喟然而叹然

8、的诗篇,体现了他的豪杰人格。的曾点之乐了。可以说,王阳明此时是靠心学的启当然,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尚未完全转变悟与诗歌的宣泄共同度过了生命的危机。其早期诗人的身份,还保持了早期创作的一些痕如果以龙场悟道作为其前后期的分界,则现存迹。包括上边所引用的那首《屋罅月》,尽管情感的前期诗作有近120首。这些作品已经与前七子的真实而语调流畅,但依然留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