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

ID:53840654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8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_第1页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_第2页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_第3页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_第4页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主题研讨会总结2013年12月4日,我校召开了“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主题研讨会,通过全体语文教师的集中研讨,大家对“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总结了如下经验与方法:一、生活——习作素材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是一条轻松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一)亲近生活

2、,言之有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但一个对生活十分冷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他对生活的感受是单调、枯燥无味的。写作时依然会感到无话可说。相反,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他对生活感受得深,观察得细。在家庭、学校、社会,处处都会发现时代的浪花在迸溅,新的生活在闪光。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新鲜的写作材料。所以,语文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1、走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我们习作的源泉。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动植物等。学生投身于

3、大自然,在拥抱大自然时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必定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2、融入社会,丰富习作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放飞孩子”,把生活引向课堂,把课堂引向社会。社会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去发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人物、场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理解、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作文材料库。如:游览当地名胜古迹、

4、采访名人轶事、参观访问、环保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素材。(二)参与生活,言之有据。“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提高作文能力的源头活水。1、参与家务事,做写结合。我们针对孩子们那由于长期应试教育而变得单调、乏味的生活现状,经常布置一些切合学生实际能力、与教材紧密相关的生活作业,如让学生学做“布置卧室、整理书房”、“叠被子、钉纽扣”、“养花草、洗衣物”、“煮饭烧菜”等这些看

5、似平常但做起来挺不容易的,而孩子们又非常乐意做的事,然后,再让他们把学做的过程,自己的感受感悟及家长的反应等如实地写下来。2、参与班队活动,动写结合。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渠道。3、参与游戏,玩写结合。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利用自习课、体育活动课、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或小魔术、猜谜、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在全体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游戏的同时,老师适时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游戏中人(包括参与者与观众)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吸引人、最

6、快乐的场面进行描述;最后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素材,获得真实的体验。(三)观察生活,言之有序。1、观察要带着多种感官。观察,不是一般的浏览,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功能。这样,观察到的东西才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醒他们做到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各个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去感知,积极地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那我们的观察就会逐渐变得细致、有效起来。2、观察要带着一双亮眼。告诉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特点。要注意抓住人、事或物的不同特点,去寻找,去发现事物的差异之处。3、观察要带着一颗心。留心观察,则事事有门道,即所谓“俯仰皆知识,进退尽文章”

7、。不留心观察,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鲁迅先生说过:“社会上和自然界,包罗万象,任你选择,只要你们多去看看,不要看了就写,观察又观察,研究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要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观察还要选择好具体事物,不能随心所欲。心中无数,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偏离中心,影响文章表达的效果。(四)思考生活,言之有异。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发展个性和养成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的前提。“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是唐朝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