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

ID:54156680

大小:20.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4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_第1页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_第2页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_第3页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说课稿一、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属于高二第二学期学习内容。和必修课程比较起来,选修课程的学习应当更加放开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主动地学习。对于学生,主要在于启发引导,指出途径,激起兴趣,而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则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性。第六单元是散文单元,所选课文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有情趣,重在体现“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项脊轩志》可以说是本单元的代表。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古

2、代作家自由创作的精神中接受启发,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写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二、学情不足:我校学生主要来自甘南民族地区,语文基础整体相对薄弱,尤其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能力上参差不齐,因此,课堂的节奏要慢一些,问题的设置要更具层次性。由于年代的关系,学生与文章所描写的事物,所表达的情感之间有隔阂,因此在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优势: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民风朴实,亲情观念强,尤其离家较远,对家、亲人有强烈的思念之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情感;大部分学生学

3、习刻苦,他们背负着家人的期望,这跟本文作者有相似之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文章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2.正字音,积累重点文言词汇;3.赏析文中典型语句,体会文章即事抒情、生动感人的写法,提高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达情感;2.鉴赏文本,体会情感。四、说教法及学法(一)教法1.讲授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背景知识和文言现象需要通过口头向学生传授。  2.点拨、讨论法。学生对老师设置的思考题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得出比较准

4、确的答案,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点拨。3.拓展延伸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二)学法1.诵读法。鉴赏文学作品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声情并茂,有利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合作探究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以及文中的重点词语去探讨作者是怎样表达他的悲痛之情的,然后交流各自的体会。  3.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明确,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并简单分析散文的结构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课时

5、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回顾、整体把握、疏通文意第二课时:细节探究、写作提升基于本课教材的特点、单元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特征,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问题导入:在将近两年的学校生活中,最值得你回念的地方是哪儿?宿舍?教室?还是操场?说明理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不论是哪个地方、是什么时候,不论是喜还是悲,真正值得让我们怀念的是那份至真至诚的情,舍友情、同学情、师生情,还有那段自己为了梦想挥洒汗水的青葱岁月。其实,感情是想通的,

6、不论是今天的我们,还是古代的先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珍藏了属于自己喜与悲的小楼阁。比如,明代的归有光,载装他喜与悲的阁子便是项脊轩,为此,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项脊轩志》,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项脊轩,感受归有光的悲与喜。2.解题归有光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据说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背之间;二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三是要有成为家族脊梁的远大志向。(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志,是文体的一种,性质与“记”的意思相似,是古代记叙事物、

7、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但两者还是有区别。“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3.作者简介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岁才中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六十岁终中进士。以儒生而为县令,为政清廉,但仕途不利,转徙五年而终。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时人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4.1.本文的文眼?理由是什么?提示:然余居于此,多可

8、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在全文处于枢纽的位置,可喜承接上文,可悲开启下文;最能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5.你认为作者居住在项脊轩喜在哪里?提示:A.变化可喜(屏显)a.项脊轩本身的变化;b.项脊轩内外的环境变化。B.独处可喜(屏显)a.在清幽静谧的环境中发奋读书;b.享受怡然自得的情趣;c.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把自己的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融入到焕然一新、珊珊可爱的书斋,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请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作者“可喜”的原因。提示: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