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

ID:54980737

大小:283.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7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3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一四年第三期93●高等教育研究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蘑如军(西华师范大学人事处,四川南充637009)摘要:高校临聘人员的稳定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随着我国高校对临聘人员管理的全面加强,如何调动临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对高校的忠诚度,降低临聘人员的流失等问题,成为当前高校队伍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临聘人员管理的契合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构建高校临聘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临聘人员;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G4

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14)03—0093—04OntheIncentiveMechanismofUniversities’TemporaryEmployeesfromthePerspectiveofPsychologicalContractTANGJia-jun(DepartmentofPersonnel,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9,China)Abstract:Thestabilityanddevelopmentofuniversiti

3、es’temporaryemployeesneedreasonableincentivemechanism.Asuniversities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temporaryemployees,howtomotivatetemporaryemployees,enhancetheirjobsatisfactionandtheirloyaltytouniversitiesandreducetheturnoveroftemporarystafbecomesanimportantproblemthatne

4、edstobesolved.Thispaperdoesresearchontheoryofpsychologicalcontractandthemanagementsituationofuniversities’temporaryemployeestoconstructtheefectiveincentivemechanism.Keywords:psychologicalcontract;universitiestemporaryemployees;incentivemechanism高校临聘人员是指由高等学校在计划编制外自一

5、、心理契约理论解读主招聘、自主管理的,从事辅助性或可替代性工作并早在20世纪60年代,阿吉里斯(Argyris)在其与高校具有实质雇佣关系的人员,是当今高等学校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描述聘用人员中的一种。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指出“如果工头保证并尊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高校教重工人非正式文化中的规范(例如,保证工人工作辅、后勤管理等保障队伍人员需求激增,高校聘用了中的自主权,保障他们的工资收入,提供稳定的工作大量的临聘人员从事教辅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大量保障等),工人则

6、会保持很高的生产率,并且抱怨很临聘人员的存在加大了高校人事管理的难度。如何少”。罗宾森(Robinson)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促使高校临聘人员发展的稳成员和组织之间相互负责任,相互尽义务的信念,这定及工作的高效,是当今高校人事管理面临的一个些责任和义务是基于可以预见到的承诺,但是这些重要工作。承诺未必能为组织成员所认识。收稿日期:2014—03—21作者简介:唐加军(1978一),男,四川眉山人,西华师范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94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临聘人员激

7、励机制研究唐加军心理契约是契约主客体对于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四)组织生活缺乏,导致归属感缺失认知,是以心理期望的方式期待对方去理解且满足在我国高校内部,都建立了适应本校正式教职彼此愿望。由于双方的目标与评价标准的不同,双工的党、团支部组织和工会组织,政治权利有保障。方的期望带有浓厚的博弈色彩。高校需要实现临聘而在临聘人员队伍中,党、团员虽然占有一定比例,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和心理契约的激励功能,动但是既没有建立临聘人员工会组织,更没有建立临态地了解临聘人员的主观感受、内心需求,认真听取聘人员党、团支部组织,临聘人员无法参与高校开

8、展临聘人员意见、建议和要求,不断推动制度建设,形的组织生活。在组织发展方面缺乏保障,无法与高成既尊重人才又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和谐局面,提校正式编制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临聘人员缺乏高临聘人员的事业心、忠诚度,充分激发临聘人员在组织归属感,心理会产生不平衡现象,高校大量骨干高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