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鸡坏死性肠炎与肠球虫病混淆.doc

莫将鸡坏死性肠炎与肠球虫病混淆.doc

ID:56272947

大小:13.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05

上传者:U-140596
莫将鸡坏死性肠炎与肠球虫病混淆.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莫将鸡坏死性肠炎与肠球虫病混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莫将鸡坏死性肠炎与肠球虫病混淆  病鸡精神委顿,食欲不振,羽毛松乱,双翅下垂,病鸡发病突然,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粘膜组织,呈零星发生和死亡,死亡率每天0.3%~0.5%,病程1~2天。  剖检病变  剖检死鸡及濒死鸡共15只,病变主要在小肠中后段。小肠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是正常的2~3倍,病变肠管浆膜呈深红色或淡黄色、灰色、有出血斑点,切开增粗肠段其内容物有血性或灰黄色液体,有的有血凝块或豆腐渣样物,部分粘膜脱落而使肠壁变薄。其他肠段有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性炎症。除肠道外,其他器官无明显肉眼病变。  病原检查  取病变肠黏膜刮取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的均匀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镜检时未发现有球虫裂殖体、裂殖子或球虫卵囊。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鸡肝脏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荚膜杆菌。根据上述病原学诊断和临床检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  治疗措施  鸡舍进行常规消毒,隔离鸡群,同时对整个鸡群进行饮水和拌料给药,在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在饲料中加入甲硝唑混饲,分上、下午两次给药,连续投药4天,基本控制了本病。  心得体会  (1)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以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在临床上,容易将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的小肠球虫病混淆,认为有血痢便是球虫病,但使用抗球虫药却收不到理想效果。其实,急性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球虫病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血痢,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2~3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此外,还需综合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来作出鉴别诊断。  (2)魏氏梭菌是鸡肠道的常在菌,检出少量该菌不能诊断为主要病因,特别是对于病死鸡,更要细心诊断,该菌可能是其他病致使鸡只死亡后才侵入增殖。所以在病原学检查时要搞清楚,只有出现大量均匀一致的魏氏梭菌才可能是主要病因,如果有条件做梭菌毒素测定,诊断更准确。单独用产生荚膜梭菌接种来复制本病相当困难,而在很多临床病例的诊断中,都发现有球虫的感染,一些学者认为球虫感染是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和发病的主要原因。  (3)肠道梭菌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甲硝唑对梭菌效果好,但对球虫作用效果不明显,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抗球虫药。--北京中农华正兽药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