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ppt

运动和力复习.ppt

ID:56426776

大小:1.0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6-18

运动和力复习.ppt_第1页
运动和力复习.ppt_第2页
运动和力复习.ppt_第3页
运动和力复习.ppt_第4页
运动和力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和力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知识点要求运动和力时间和长度的粗略估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惯性,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二力平衡现象理解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力的测量操作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探究第十三章运动和力相对相同单位时间v=st3.60.10.0110-3垂直603600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大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N运动状态形状大小方向作用点相互不受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中一切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3)定义式:v=.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2)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短的物体运动得快.(3)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长的物体运动得快.2.速度v:(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v表示.(4)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为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换算关系: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2)特征: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即在任何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改变.(3)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图13-1图13-2(2)公式:=.4.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

4、过一段路程s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v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或v与t成反比.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长度:(1)基本单位:米,符号为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km=1000m,1dm=0.1m,1cm=0.01m,1mm=10-3m,1μm=10-6m,1nm=10-9m.(2)测量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

5、度线;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2.时间:(1)基本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的差别.(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3)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无法避免.四、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6、一个力产生时,必然存在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反作用力作用.(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3)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4.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6.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7、.①在同一图中画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②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空中的物体、磁铁对铁钉等产生力的作用.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当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或受力平衡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最后的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的想象、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8、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利用: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用力拍打衣服,可以把灰尘拍掉;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3)惯性和交通事故的防止:限制车速,保持车距,禁止超载,系好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不受力和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②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不能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速度无关.③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不能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