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

ID:57332242

大小:146.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8-12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_第1页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_第2页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_第3页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_第4页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科教学课件:骨折概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折概论温州医科大学附二院骨科杨雷内容第一节: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第三节:骨折的并发病第四节:骨折的愈合过程第五节: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第一节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 及骨折段的移位一、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骺的损伤亦称骨折。二、成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肌肉收缩力4、疲劳性损伤5、骨病所致的病理性骨折三、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类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的皮肤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二)根据骨

2、折的程度分类1、不完全性骨折①裂纹骨折②青枝骨折2、完全性骨折(三)根据骨折的形态分类1、横形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4、粉碎性骨折5、嵌插骨折6、压缩性骨折7、凹陷性骨折8、骨骺分离(四)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五)按骨折的时间分类(六)按骨折的部位分类(七)特殊部位骨折的特殊分类某些特殊部位的骨折在临床上须根据其骨折的特点,对预后的估计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特殊的分类,如Garden氏分类等。四、骨折段的移位(一)骨折段移位的方式1、成角移位2、侧方移位3、短缩移位4、分离移位5、旋转移位(二)

3、骨折段移位的成因1、外力的程度与方向2、肌肉的牵拉3、骨折远端重力的作用4、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 影像学检查一、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1、休克:多见于多发骨折,骨盆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2、发热:正常或轻度升高(二)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①疼痛②肿胀③功能障碍二、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二)CT检查(三)MRI检查(四)“B”超检查第三节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一)休克:主要由严重创伤,大出血及器官损伤所致。(参见第五章外科休克)(二)脂肪栓塞综合症1、机理①机械学说②化学毒素学说2、临床表现①暴发型:伤后

4、短期清醒,很快发热昏迷、谵妄,手足搐动,并于1~3天内死亡。②完全型:(典型症候群)伤后12~24小时神清,以后体温突然升高,脉快,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脑症状,皮肤出血瘢,严重者呼吸骤停。③不完全型:无典型症状或无症状,可突然变成暴发型或完全型。3、诊断①主要指标a.皮下出血b.呼吸系统症状c.脑症状②次要标准a.动脉氧分压降低,小于8.0kpa(60mmHg)b.血红蛋白下降,10g以下③参考标准a.脉快b.高热c.少尿及尿中出现脂肪滴d.血小板减少e.血沉增快f.血脂肪酶上升g.血中游离脂肪确诊:1项主要指标+2项次要指标2项主要指标

5、隐性:无主要指标1项主要指标+4项参考指标4、治疗①呼吸支持②保护脑部③药物(三)重要内脏器官损伤1、肝脾破裂2、肺损伤3、膀胱尿道损伤4、直肠损伤(四)重要周围组织损伤1、重要血管损伤2、周围神经损伤3、脊髓损伤(五)骨筋膜室综合征定义: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导致室内肌肉,神经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1、病因①肢体挤压伤②肢体血管损伤③肢体骨折内出血④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2、好发部位①前臂②小腿③手部4、病理改变①肌肉完全性缺血4小时发生不可逆坏死②神经完全性缺血30分钟可出现功能障碍,缺血6小时后恢复血供可部分恢复功能,

6、缺血12~24小时神经功能永久性丧失。5、临床表现①症状a.疼痛b.活动障碍c.麻木②体征a.肿胀b.压痛c.肌肉被动牵拉痛d.末端苍白e.无脉或动脉活动减弱f.感觉障碍6、诊断a.外伤史b.局部肿胀明显、压力增高、压痛明显c.肌肉活动障碍d.肌肉被动牵拉痛e.神经功能障碍f.测压大于1.5kpa为压力增高,大于4.0kpa为,有手术之称具备上述b.c.d三项即可确诊7、治疗因其后果严重强调一个“早”字①非手术治疗a.抬高患肢b.制动c.脱水(甘露醇)②手术治疗根据有以下体征者应行减压术a.肢体明显肿胀与疼痛b.骨筋膜室张力大,压痛剧烈

7、c.被动牵拉痛阳性d.测压大于4.0kpa(六)挤压综合征定义:肌肉受到压榨或长时间压迫,致肌肉坏死并引起高血钾、急性肾衰的综合征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①休克②肌红蛋白尿③酸中毒④高血钾症2、诊断伤后24小时内发生无尿或尿量少于每小时17ml,出现肌红蛋白尿即可诊断。3、治疗①全身治疗:主要针对急性肾衰的治疗,详见第六章第二节急性肾衰竭。②局部治疗a.骨筋膜室综合征,详见前述b.非骨筋膜室应行筋膜广泛切开术c.截肢术二、晚期并发症(一)坠积性肺炎(二)褥疮(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四)感染(五)损伤性骨化(六)创伤性关节炎(七)关节僵

8、硬(八)急性骨萎缩(九)缺血性坏死(十)缺血性肌挛缩第四节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一、管状骨的愈合(II期愈合)1、血肿机化演进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痂改造塑型期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