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

ID:59483969

大小:1.8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9-13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_第1页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_第2页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_第3页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_第4页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ST段抬高鉴别诊断PPT医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T段抬高心电图鉴别诊断ST段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连段,相当于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线,有时也有轻微的偏移,但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V4-V6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J点后60-80ms处ST段为准。临床上ST段抬高的疾病很多,是一种症候群,常见的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室壁瘤。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脉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

2、化和痉挛)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续的急性缺血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①心肌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多有胸痛发作史,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多无缓解,部分患者上腹部、下颌部、颈部、肩背部疼痛,极少数无疼痛(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②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发热(38℃以下);③多伴有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衰;④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升高;⑤冠脉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心电图急性期ST段抬高处于损伤性改变。ST段抬高机制有2种

3、解释:①损伤电流学说;②除极受阻学说。其心电图有定位性、特征性、动态演变。主要为急性期:此期开始于梗塞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到数周,是一个演变过程。在高耸的T波开始降低后即可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续,形成单相曲线。继之,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性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可并存。另外Q-T间期正常或延长,常伴有心律失常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心包炎临床特征①也有胸痛发作,但胸痛与发热

4、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坐位并前倾位时减轻,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后者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出液时均消失②心包摩擦音和呼吸困难,心脏两侧扩大,严重者心包填塞③心包积液时心脏浊音界与体位有关,即坐位时叩诊心界心尖部增宽,卧位时心底部增宽④超声心动图可见液性暗区以确定诊断心电图ST段抬高是由于炎症波及心外膜导致心外膜心肌受损所引起。其特征有除aVR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QRS波低电压,电交替,无异常Q波,无动态演变,常伴窦性心动过速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为冠脉突然痉挛所致,后者

5、可引起短暂、突然、显著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直径缩小,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吸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胸痛多在休息或熟睡时发生,起病前可无任何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的诱因。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而钙拮抗剂有效。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ST段抬高是由于冠脉痉挛使相关的局部心肌供血显著减少或中断,导致急性缺血损伤。其特点:发作时有关导联的ST段凹面向上型抬高。与之相对应导联则ST段可压低、T波高耸,或原有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出现伪性改变,但无异常Q波,给于钙拮抗剂后症状迅速缓解而ST段恢复正常。病因和发病

6、机制心肌除极结束以前已有一部分心肌已经复极。是一种正常变异,与迷走神经张力高有关临床特点多见于青年男性,大部分无症状,少数有胸痛,心悸,头晕等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J点及ST抬高为正常变异,系心室肌除极结束以前已有一部分心肌已经复极所致。其特点为。①ST段形态:左侧心前导联型:J点抬高,QRS波呈qRSr′型,J点光滑;右侧心前导联型:ST段马鞍形,拱形抬高。②ST段抬高幅度:V3-V5导联3-5mm,V6导联不明显;而心梗者V3-V5导联5-10mm,V6导联2-3mm,对应导联改变。③导联分布:左侧型:V

7、3-V5、肢导Ⅱ、Ⅲ、aVF导联;右侧型:V1-V2导联,均无对应导联改变。④ST段无易变性,ST段抬高可长期不变,无动态演变,T波高大。⑤运动、过渡换气后ST段回落,而用心得安后ST段抬高更明显。⑥无异常Q波。⑦Q-T间期正常。⑧无伴有心律失常。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遗传特征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编码钠通道,短暂的外向电流[Ito]、Ik-ATP、钠-钙交换电流等通道的基因均被认为是可能的候选基因,而目前唯一已被证实的致病基因是编码钠通道a亚单位的SCN5A基因。SCN5A基因突变是

8、该疾病发病的分子遗传基础Brugada综合征细胞电生理机制动作电位2相折返引起的触发活动。由于遗传突变引起钠通道电流密度下降,跨壁电压梯度增加,心外膜动作电位的切迹加重,引起ST段抬高。如果心外膜复极先于M细胞和心内膜,则心电图上的ST段呈马鞍形抬高,T波为正向。如果钠电流进一步减少,心外膜动作电位延长超过M细胞和心内膜,切迹加重以至于跨壁电压梯度方向逆转,引起下斜型ST段抬高和T波倒置临床特征①好发于30-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