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

ID:59628004

大小:13.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6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_第1页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_第2页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_第3页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_第4页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初中数学10分钟试讲稿  摘要: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做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153-02  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做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过程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1.重“探究”新知

3、的同时不忘了“告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究”固然重要,但老师的“告诉”也不能缺少。数学上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的,如事物的名称、概念、阅读、理解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如果把不需要探究的或学生还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追时髦、赶时尚去形式主义地探究一番,除了浪费时间,别的什么也没有。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

4、先要认真分析教材,确定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直接告诉的,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探究"的?在教学时才能正确把握好。  2.增加情境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加情境教学。这能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参与活动,接受新知识。  笔者认为,教师设计的情境活动应基于如下原则: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活动。重视对学生的错误纠正。注意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

5、  通常,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可以通过以下8种方法来创设:一是通过数学史料创设情境;二是通过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三是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四是通过日常经验创设情境;五是通过有趣游戏创设情境;六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动态创设情境;七是通过“问题解决”创设情景;八是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景。实际上,数学情景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的形式,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美的因素,再对之进行“美化处理”,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让数学教材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使教材好学、好用,变得可爱一些。  3.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一词

6、,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

7、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通过一些开放性题目的求解,让答案不唯一,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

8、思考,产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巧妙的解法,独辟蹊径,让学生思维不再局限于旧套路。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归纳类比。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过度,可能会导致相反的作用。所以,必须防止以下误区:  片面追求“巧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