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

ID:599018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_第1页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_第2页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_第3页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_第4页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探究  1创新型幼专生的内涵及其培养目标十八大报告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之一。蒙台梭利曾指出:“在所有的教育学会议当中,人们听到的有关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危险就是学生们缺乏个性。针对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新赋予学生人性的发展。”1.1创新型幼专生的内涵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人才,但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国有关这方面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不尽一致。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他们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

2、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理解比我国宽泛。英国教育家纽曼、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美国教育家赫钦斯等都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7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我国对创新人才局限于静态、概念上的理解。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等全方位的关注不够,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站在人的发展上。1.2创新型幼专生培养的原则和目标在对创新型人才分

3、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创新型幼专生的基本要点。其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前提是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指向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人才,必要条件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创新型幼专生培养模式的研究199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现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为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分析和幼儿园中的实际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创新型幼专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等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个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对一份问卷

4、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校幼专生,曾下园教育实践)进行分析。第一题:你对《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直接感受是?A.很喜欢(228人,29.96%)7B.喜欢(424人,55.72%)C.一般(104人,13.67%)D.不喜欢(5人,0.66%)第二题:你认为“幼儿文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如何?A.很重要(441人,57.95%)B.重要(299人,39.29%)C.一般(21人,2.76%)D.不重要(21人,2.76%)第三题:你认为“幼儿文学”你学得如何?A.好(104人,13.67%)B.一般(645人,84.76%)C.不好(12人,1.58%)。问卷调查显示,喜欢幼儿文

5、学课的同学比例为85.68%,认为这门课程在幼儿园中重要的比例为97.24%,但是学得一般的比例却是84.76%。大多数学生既然有兴趣、喜欢,并认为此课程重要,但是学得好的却只占13.67%。其原因是什么?第四题:学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A.作品阅读量太少(450人,60.32%)B.课堂练习不够(105人,14.08%)C.自己没用功(75人,10.05%)D.课时量太少,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109人,14.61%)7E.觉得幼儿文学课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重要(7人,0.94%)。其中A、B、D基本上属于客观原因,约为90%,主观原因约为10%。下面对此问卷做一个全面而深入

6、的分析,并从分析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2.1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不成熟教育工作者大多在幼儿文学课教学方法方面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幼儿文学课程建设还较为青涩。首先,在课程安排方面,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幼儿文学课属于必修专业基础课,但课时量却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课程开设的时机欠佳。幼儿文学课属于文学课,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放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作品。因此,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合理。其次,幼儿文学课的课程开发较为贫乏。除了必修课,还可开设作品鉴赏或写作选修课、故事戏剧等表演课、特长课等,内容可涉及到儿歌、诗歌、散文、

7、故事、童话、戏剧、图画书等几种文体。丰富多彩的课程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因此,要下功夫开发幼儿文学课程。再次,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直接为工作服务,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和设计师。72.2拓展教学内容、方法灵活多样,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重这里就不再赘述,因为当下已有此方面的研究及多方面的探索。但在这里我要以幼儿诗歌为例谈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课程单元教学。问卷调查中有一项:你喜欢哪一类“幼儿文学”作品?A.幼儿童话(543人,7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