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

ID:6006087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30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_第1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_第2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_第3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范华继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学的的过程,是进行声音训练、“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1]。然而,声音的训练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发声方法训练;我们要从艺术审美的高度来理解这个“声音”:首先,声乐的声音是歌唱的物质基础,是歌唱存在的先决条件。人们的情绪、情感和思想必须通过声音来表达和表现。其次,声乐的声音是一种艺术性、审美性的声音,它承载着演唱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和审美意识。“歌唱的声音,应包含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体现了人声美的艺术价值”[2]。概而言之,在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追求要以音乐审美和艺术表现的需要为依据,声乐教学的过

2、程,也应该是培养内心听觉、建立声音概念的过程。一、内心听觉的涵义从音乐心理学角度理解,“内心听觉”是指主体“在内心进行的音乐活动”,[3]是主体以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以外部听觉对客观音乐音响的感知、记忆信息为材料,并与新的音乐客体相结合所产生的音乐意象。它一种类似于实际音响的“声音的构思和造型”,是主体对新的音乐对象的整体性的把握。内心听觉作为一种内心的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外部听觉在内心的纯粹复制,在摆脱了外部听觉束缚的同时,音乐内心听觉具备了先导与创造的能力”。[4]我们知道,画家要画一幅画,必须先在头脑中进行画的构思、布局,包括画的主题、

3、色彩、调子的明暗等。同样,歌唱家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也应先在头脑中想象好歌唱的声音形象,以至于自己仿佛“听”到这个预先设计好的声音形象,并努力使自己演唱的声音与想象中的声音形象相吻合,还要用恰当的声音色彩、力度、音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王福增老师说:“预先想好了再唱的音乐想象力,使歌唱家仿佛看到了自己要表演的人物的声音,这就叫内心听觉——一种声音的构思和造型”。[5]内心听觉的作用,在于帮助演唱者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并通过声音概念来指挥和调控歌唱系统的发声机能。其作用的心理过程是,演唱者借助以往的音乐知识、审美经验,以大脑中储存的音乐听觉信息为

4、材料,结合新感知的音乐对象(歌谱),预先在头脑中设计好演唱的声音形象,即听觉音乐意象。这个“音乐意象”包含着声音的色彩、力度、速度和音乐的思想、情感、风格等,是整体性的、先于外化真实音响的“内心的歌唱”。然后,内心听觉通过指导和控制发声机能,使之协调、统一地工作,发出与意象相符合的最优美的、动听的声音,并赋予“声音”鲜活的情感和灵魂。内心听觉的训练,是建立正确声音概念的必由之路。教学中,发声技巧的训练是对歌唱发声器官、呼吸器官等发声机能的训练。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系列器官分别由不同组别的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等构成,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工作系统”。

5、“系统”必须在准确的、协调统一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这种协调统一,并不是某一组神经或肌肉的独立动作所能完成的。例如,在歌唱中如果过于紧张,歌唱的声音会剧烈抖动、飘忽不定,甚至出现音准和节奏的错误。这是因为紧张致使神经系统过于亢奋甚至紊乱,导致局部的肌肉运动无法协调工作。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气息流动、放松、喉头挡气、打开腔体、声音要圆润等等。这些动作学生做起来很难恰到好处,或夸张、或不足,或相反。因为发声器官及其相关的神经组织不是可以十分精准地随意控制的。况且,老师不可能告诉学生“气息流动、放松、喉头挡气、打开腔体”等动作的标准尺度。只有头脑中有了正确

6、的声音概念,再加以内心听觉的指导,歌唱者的呼吸、发声、共鸣等神经肌肉群才能够相互协调、统一运动,从而达到合适的状态。如此,演唱者便不用刻意去指挥某一呼吸器官或发声器官,也不至于造成局部的神经和肌肉紧张,这时发出的声音就可能是准确的。有了正确的内心听觉和自然放松的状态,发声、呼吸、共鸣等各功能器官就会下意识的协调配合,努力服务于大脑中想象的那个声音形象,发出优美的声音来。二、内心听觉的培养内心听觉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积累丰富的音乐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修养,拓宽视野,丰富音乐感知的手

7、段。1、丰富音乐听觉积累歌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的培养,声音概念的建立,有赖于丰富的听觉积累。沈湘老师说:“如何鉴别声音概念?两个字:多听”。[6]第一,听录音,听名家大师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聆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拓宽音乐视野,积累音响素材,丰富音乐记忆,尤其要重视听赏名家、大师的声乐作品演唱录音。对声乐作品的听赏,要仔细深入,反复聆听,给学生恰到好处的讲解、分析和点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及曲调的风格、特点,充分理解作品歌词的思想和意境;用心去感受、体验歌唱家们的倾情演唱,理解他们运用声音的技巧、风格的把握和

8、情感的表现等,从而丰富学生对各种风格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