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

ID:6156654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28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改进,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改动以求更好更完善的意思。一节改进课,通常是在某节课的基础上,发现不足或是发现仍有可改之处,然后对此加以改进。这种改进,可能是内容上的,也可能是程序上的;可能是结构上的,也可能是呈现方式上的;可能是新授环节的材料选取方面的,也可能是机械性或功能性训练材料方面的。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改进,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改进方法和策略值得参考借鉴。1.互助共享,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由本教研组多名教师集体研究、讨论该

2、教师讲课内容,帮助该授课教师提高授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备课组按照教科书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可以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安排好学习时间,进行研讨,可以有教研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

3、效,认真做好活动记录,记录好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1.收集课例和案例等相关资料我们初中教师要经常查阅网上资料和相关教育书刊,多看一些教学案例,多观一些课,同时,要多记录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请有关领导或同事一起交流探讨,提供一些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记教学日记,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教学的活动情况。另外,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吸取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实践研究,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2.利用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不是一种没有着落的口号,而需要依托一定的反思材料,反思的结果也

4、要凝练成一定的“物化形式”。写教学后记是教师的一种课后反思。那么我们怎样去写教学后记,写哪些内容呢?(1)记成功做法。把教学过程中达到设想目的、引起教学共鸣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在课后认真的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2)记失败之处。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败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败笔”,如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甚至因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和探究,使这些教学后记能成为今后教学吸取

5、的教训,并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予以补救。(1)记教学机智。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也不能写出教师的每一话和每一个动作。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一些偶尔事件的发生,教师总会突发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就会稍纵即逝,甚至造成终身遗憾。(2)记学生问题。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补救,同时也为再教

6、时确定学生的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在课内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树立良好的教学心态,如不能及时解决,可把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去研究。改进课可以促进教师自身修养和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课堂品质、总而言之,上好改进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只有经过思考,才有可能发现改进之处。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认为我们要做有心人,在教学上不要下蛮力,下死力,而是要多动脑筋用巧力。如果我们老师们经常外出观课、学习、教研,或是经常翻一翻新的教学法方面的文章

7、、论著,就一定会感到自己的课有改进的必要,也会很容易地发现可改进之处。长期坚持这么做,无疑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提高。改进课是适应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教材在更新,因此,教法就一定要改进。教学是动态的,教学方法也是动态的,只有不断修缮,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关于上好“改进课”的几点思考作者:张米峰谯城区张集初级中学201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