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ID:6207655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上传者:U-3335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_第1页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_第2页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_第3页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_第4页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议如何提高有效性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摘要: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应该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只是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因此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地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数学;练习设计;活动;作业8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首先,受长期以来“精讲多练、以练代讲”的思想的影响,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机械重复的多,课堂练习是例题的重复,课外作业是课堂练习的重复……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继而布置大量的练习。这样做不但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时间而且与教师自己理想的效果背离。其次,受应试教育的顽固影响,作业设计形式单一,过份注重书面,而忽视了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特别是在课外作业上,很多老师无非就是把配套的同步练习与作业本完成好,而同步练与作业本有许多地方是重复的,作业的内容、形式比较单调。学生疲于应付,毫无兴趣可言。对学生学习的延续性极为不利。再次,很多教师对数学练习存在着比较片面的认识,过于强调练习与教材的一致性,课堂练习题大多是一些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明确的封闭性习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指人们在获取知识,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对所学知识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好,肯于钻研,乐于探究。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8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③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基于以上的认识,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实施可以这样安排:一、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教学内容的不同,重、难点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从班级现状出发,抓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以有几下几种练习形式:8 (一)专项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花大力气安排专项练习。如在教方程的时侯,首先要理解等式的意义,所以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口算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安排。但是练习后,必须有强化性的检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二)验证性练习。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在学生自主的验证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如:在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练习,从而得出结论。(三)反思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易错、会错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进行训练,会提高练习的效率。二、探索“多样化”的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一)发现式练习。8 如在整数除法的估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估算方法。(二)对比性练习。如在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单位“1”已知与单位“1”未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三)变式性练习。如在教学学生春游“乘船”、“乘车”、“搭帐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做衣服”、“装车轮”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以发展。(四)反馈性练习。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题拿出来,让大家找一找,说一说错在哪里(重在说),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三、“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在课堂练习中,适当增加一些原创题。让学生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习题(针对一部分学生),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创新精神。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此阶段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形式  (一)“可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8 (二)开放性练习。设计一些条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三)生活中的数学练习。如“购物”问题、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可以把书本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更多的练习形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发现和完善。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老师们的抱怨由此而起。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觉得应该少布置书面作业,甚至可以不布置。用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代之。有这样几种作业形式课供参考:1.实践性作业。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到各个领域去寻找百分数,理解各中的意义;学了千克与克后,可以让学生到超市自由调查一些物品的净含量,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2.调查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去研究“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为什么要用草稿纸”、“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等。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方法进行反思。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应该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只是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因此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地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切实做到联练习设计适度回归生活,关注与动手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有效的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趣味性,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原则,经过我们的归纳、提炼,努力实现练习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8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3]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