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

ID:62094604

大小:1.55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二、课程目标(课件)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课程目标(课件)一、课程目标的概念1、课程目标的概念aim——goal——objective教育宗旨(包括教育目的或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又称教育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含:科目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它们以文本的形式分别存在于《教育法》、《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之中。课程目标指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结果。课程目标的功能。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具有导向、调控、评价功能。(4)“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

2、的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学生反映的多样性,而不是反映的同质性。但运用范围有限。2、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956年)——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目标分类(1965)——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972)——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动作、适应、创作(辛普森)二、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课程目标的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两个筛子

3、:(为什么筛选,过滤什么?)教育哲学与学习心理学1、对学习者的研究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需要(马斯洛的分类;泰勒的分析:健康、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者方面的生活、职业生活、娱乐活动。)2、对社会的研究(1)研究“现存社会需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需求”。社会生活领域的划分,泰勒的分类是: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2)对“学校课程能够满足的社会需求”和“学校课程只有通过社会上其它各种机构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会需求”做出明确区分。(3)重点突出,区分层次。3、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4、也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典型的学科知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如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等等。学科知识内含着自身的逻辑体系,包含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探究方式、学科发展趋势、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对学科专家的提问:“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儿童的教育有什么贡献?你认为这门学科对于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来源1学生来源2社会生活来源3学科专家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筛子1:教育哲学筛子2:学习理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三、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思路和环节1、基本思路:

5、(1)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进行社会调查,向社会各方面征询意见。向有关的社会学专家征求意见。(2)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目标向学生调查。向有关专家征询意见,主要是向熟悉学生情况的教师和发展心理学专家进行调查。(3)从课程内容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课程目标(4)对课程目标各类需要进行整合考察课程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注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协调各类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2、基本环节(1)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三者是

6、怎样的关系?课程目标或课程开发究竟应以什么为基点?(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在“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等取向之间作何选择?怎样处理这几种目标取向之间的关系?(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确定课程目标。通过多种人员对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以便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并确定各种需求之间的先后顺序。步骤:系统阐述试验性目标,确定优先的目标;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根据目标优先顺序编制明确而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计(一)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1.过分重视学科

7、知识方面的目标,忽视学生的需要。2.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单一功能,未能体现出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3.过于重视未来生活的需要,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4.过于注重了“教程”而忽视了“学程”(二)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三维课程目标A:(1)认知性目标(2)技能性目标(3)体验性目标三维课程目标B:(1)知识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知性目标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2)技能性目标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

8、摹、扩写、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订、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3)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同化):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