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ID:621705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_第1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_第2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_第3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_第4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149-02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坚持,潜移默化,用高尚的道德营养一点一滴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并使之逐渐转变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必然。这是一个政治教师的良知使然,也应该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终生的使命。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道德教育实践探索5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怎样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2、,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只有进一步明确政治课教学的性质、任务,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教学素质的提高,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实效性。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谈一谈体会。一、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道德,提高学习兴趣5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鼓励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3、性的评价,是激发学生道德的关键性措施。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道德交流的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动力。相反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积极因素并且寻求失败的不利因素,更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进一步激励学生的道德,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尤其是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直接制约着学生的道德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分析、思

4、考差生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教育,以期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差生的学习现状以及产生过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多种因素集中到一点,即他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失败后,随着失败的积累、同学的评价和科任教师的评定,逐步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有的学生虽经补课,不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失败心态,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在道德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原则,适时加强鼓励是沟通师生道德的桥梁,激发学生道德的基础,尤其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更要发挥鼓励的动力功能,激发学生的道德培养,增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导

5、学生体验积极的道德,使苦学、厌学的现状转化为“乐学”、”好学”。二、道德教育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5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道德。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道德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道德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道德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为数不

6、少的老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容易不专心听讲,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思想政治课学科的消极道德。但如果教师能用真情去感化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责骂、甚至体罚学生,工作就成功了一半。这样一来,教师就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因为学生愿意听他的课、渴望听他的课;教师也会热爱上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因为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自己也会不

7、知不觉地爱上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三、教师和学生要加强课外的道德交流5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道德成功调控,要有课外的师生的道德交流为基础。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深厚的道德,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他们时,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才会由于喜欢教师而倾向于他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学生被爱的需要,不要过多地对学生进行责备,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