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

ID:6638563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0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_第1页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_第2页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_第3页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_第4页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授治校非舶来品—寻找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根内容摘要:教授治校,从其字面意义来看,即由教授来执掌大学的事务。作为一种经典的大学管理模式,教授治校发源于欧洲中世纪。在我国首倡并实行教授治校的首推蔡元培,其教授治校的主张汲取了西方的营养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然而作为一位学贯中西、融古通今的教育大师,其教授治校的主张是否仅是借鉴西方学校管理思想,而无中国精髓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教授治校蔡元培民主管理中国主根教授治校,从其字面意义来看,即由教授来执掌大学的事务。作为一种经典的大学管理模式,教授治校发源于欧洲中世纪。中世纪巴

2、黎大学的管理就是参照当时社会盛行的行会模式,自行推选校长,挑选学生,决定课程,举行考试,授予学位(即任教资格),对外交流,首开了教授治校的先河。然而,真正使教授治校得以确立并深刻影响后世的,是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其创办者洪堡在创建之初就明确指出,“绝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地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当坚信,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了、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政府的目标,大学由此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政府的范围,远非政府的种种举措所能企及。这种深刻的学术自由理念,使柏林大学“构建起来新型的‘正教授治校’的组织模式,

3、把教授管理大学事务的权力推向了极致”。放眼国内,在我国首倡并实行教授治校的首推蔡元培。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由他起草的《大学令》被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在10月正式公布,成为中国历史上争取教授治校的第一个成果。1917年其执掌北大校政后,努力践行自己的治校理念,强调“北大校务以诸教授为中心”,先后组建全校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评议会、各学科层面上的教授会、以及作为全校最高行政机构和执行机关的行政会议,从而使北大从校、系两级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校,开中国大学教授治校、民主办学之先河。众所周知,蔡

4、元培游学德国的经历对其教授治校学校管理模式的提出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然而作为一位学贯中西、融古通今的教育大师,其教授治校的主张是否仅是借鉴西方学校管理思想,而无中国精髓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正如涂又光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中所提及的“教授治校,有西方民主影响,其主根则是太学博士治校传统。”笔者认为,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教育创新并非“无中生有”、“标新立异”,而是有借鉴、有吸取的,它所借鉴的是西方教授治校(特别是柏林大学)的经验,而它所吸取的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教授治校”传统。一、何为教授治校要寻求教授治校的中国主根,我们

5、必须明白教授治校的涵义。对于教授治校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卢英宏副研究员认为,所谓教授治校,就是指高等学校依靠教授来治理学校、培养学生、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简言之,学术兴校是教授治校的学理内涵。眭依凡教授认为,教授治校有其确定的内涵:其一,教授治校是个限制概念,不具有如校长治校那么宽泛的治校即管理大学的外延,其治校的内容通常限定在对重大学术问题进行参与决策的范畴,如学术政策的确定、学术规划的制订、教授的晋升和聘用、学位的授予、课程的设置调整等等;其二,教授治校其“教授”为一集合概念,即表示教授团体而非个体,如教授会等。

6、这与大学校长有权作为个体管理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教授治校多为参与治校而非决定治校。韩骅副教授在《论“教授治校”》一文中指出,教授治校,即教授集体全权管理大学事物。以上只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关于教授治校的含义还有许多不同的解析。综合各种理解,笔者认为,教授治校作为高校的一种民主管理制度,它要求高校对外表现为大学自治、学术独立;在高校内部,则要求学者治校、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力大于行政权力;另外,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教育活动,还要求社会上有相映的思想文化(民主思想)为高校教授治校的存在提供前提。在以上几点中,教授治校的本质是高

7、校内部实行学者治校,学术权力占主导地位、行政权力居于次要地位,把教育事务交给真正懂教育的教授、而非行政人员去管理。同时,教授治校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可抛开社会背景及其社会体制结构、高校内部结构去谈教授治校的任何问题。在明晰了“教授治校”的内涵之后,关于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主张,抛开其西方思想的影响,笔者将根据对其概念的解析对教授治校进行追根溯源,寻找中国“教授治校”的传统,以加深我们对我国教授治校主张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的认识。二、“教授治校”扎根的土壤—中国古代社会关于民主的思想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其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受到社

8、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教授治校作为高校的一种民主管理制度,自然也需要社会上有某种类似民主的思想为其存在提供前提。自秦汉以来,我国在政治上的主流是高度集权的皇帝专制统治,直至清末,没有国家制度的民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民主思想,纵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