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

ID:7048755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2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_第1页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_第2页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科 目历史年级初中一年级块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对平时电视和动画的观看,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2、记住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的时间;3、了解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4、理解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对成吉思汗发动战争、统一蒙古,忽必烈连续征战、统一全国的历史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给予以科学评价的能

2、力;2、通过师生共同对忽必烈统一全国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进行历史评价的能力;3、通过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两宋时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同表现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比较中探寻事物特点的方法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创一系列新的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学习,认识到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从而产生对本段历史的认同感;2、通过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精神的学习,培养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高尚情操;3、通过学习在

3、统一的元朝,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友好往来密切,进而与汉、蒙古、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的内容,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和形成对外接纳的开阔胸襟。教学重点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实施的措施教学难点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教学资源计算机、多媒体投影系统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投影展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学生思考:你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吗?分别是谁?哪你知道一代天骄是谁吗?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高祖,成吉思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

4、——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活动2 1.新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学生阅读教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教师出示投影:图(蒙古的帐幕和车上的大帷幕)学生思考:从这幅图中你了解这个民族是什么民族?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答: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问:你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吗?时间是多久?称呼是什么?答:铁木真;1206年,成吉思汗问:你知道在成吉思汗时,我们的疆域有多大吗?教师讲解培养学生的民族:成吉思汗和其子孙曾率领蒙古大军打到西亚的两河流域和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投影展示世界地图,了解所处的疆域。了解当时的战争工具所处的先进

5、性)教学活动3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阅读教材:投影出示问题思考:蒙古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多久?是谁统一中国的?国号是什么?答:先灭西夏,再和南宋联合灭金,再灭南宋;1279年;忽必烈;元朝问:再元朝灭南宋的过程中遭到谁的顽强抵抗?为什么要反抗?答:文天祥。教师讲解:肯定蒙古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统一战争具有两重性决定了文天祥的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投影展示:文天祥的简介。了解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识图:元朝疆域图(了解元朝的强大)思考:忽必烈为什么能统一全国?(运用隋朝,唐朝统一全

6、国原因等)统一全国后有什么深远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投影显示)原因A、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给经济、生活以严惩破坏,人民渴望统一。B、蒙古由原始到封建过渡,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C、西夏、金、南宋等政权的腐朽,处于没落阶段D、正确运用战略战术E、草原游牧民族具有对外扩张的特征。意义1、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2、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开发,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促

7、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5、促进了蒙古族历史的发展,加速了其封建化的的过程教学活动4 元朝的改革措施投影元朝改革初的思想争论:(“汉法”与“旧俗”之争)探究活动(根据原来所学的各个朝代的改革,填空)改革措施:政治上:1、_________________(重用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1、_________________(中央为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2、_________________(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设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农业上:1、____

8、_____________(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2、_________________(鼓励人民开荒种粮。)3、_________________(推广棉花种植技术。)4、_________________(治理黄河水患,开凿运河)影响1、_________________(巩固元朝统治)2、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