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

国学概论

ID:75432245

大小:1.11 MB

页数:151页

时间:2023-02-08

上传者:199****5913
国学概论_第1页
国学概论_第2页
国学概论_第3页
国学概论_第4页
国学概论_第5页
国学概论_第6页
国学概论_第7页
国学概论_第8页
国学概论_第9页
国学概论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国学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国学概论主讲人:杨允 第一章导论 一、“国学〞释义“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 纷纭说法〔1〕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2〕国学指的是中国古代学说。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那么五术〔山、医、卜、命、相〕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根本全是诞生于中华外乡,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3〕主要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开展中形成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 〔4〕广义上,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的学术精髓的简称。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可译做“Sinology〞(汉学、支那学)、中国学〔ChinaStudies〕,也有称现代“华学〞 国学概之,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当然。国学主体是先秦诸子,主要指儒学。 二、国学的范畴及典籍。 〔一〕范畴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附属地位; 以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那么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二〕典籍精品1、经部——儒学经典经局部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等,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2、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的体系大致三种:1、纪传,承袭?史记?体制,如?汉书?;2、纪年,承袭?春秋?体制,如?资治通鉴?;3、纪事,承袭?通鉴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等。 3、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局部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等。重要书目如:?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淮南子?、?孙子?等等。 4、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集部有楚辞、总集、别集等分类,主要收录历代文艺方面作品。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三、国学的价值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1、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3、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5、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读国学的方法与资料1、熟读根本要籍四库所收图书共有3470部,7918卷;存目局部有6819部,9434卷。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2、明了学术开展路径〔1〕每一学科的开展过程;〔2〕每一朝代或阶段学者研究的成果。〔3〕每一时代学术的风气。〔4〕每一学者的学术渊源 3、具备根本的文化知识〔1〕动植物知识〔2〕天文知识〔3〕避讳的知识 4、善用工具书〔1〕书目〔2〕索引〔3〕字典与辞典:普通、专科、专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类书〔4〕传记参考资料:年谱、族谱等。 5、年鉴、年表:十二诸侯、六国年表6、地理参考资料:地图、方志。7、法规、统计8、名录、手册 〔二〕研读国学的资料1、图书资料2、非图书资料:地下的文物〔甲骨、石碑、铜器〕、地上的文物〔鸟、兽、书、画、碑碣〕、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 〔三〕研读国学的根本学科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 第二章经部 第一节概说 一、中国学术史上的“经〞义1、依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经〞是“织纵丝也〞,与解释成“织横丝也〞的“纬〞字并称。古时书籍,刻写于竹简,必须用“纵丝〞编连成册,因此,借“经〞为书籍的名称。 2、?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织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然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常经。〞 3、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班固?白虎通?云:“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言不变之常经也。〞刘熙?释名·典艺篇?云:“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桓谭?新论?:“经者,常行之通典。〞 4、清代章学诚那么谓经在古时并非尊称,到了后儒,因尊崇圣人,不敢冒犯,始以经为尊。5、今文学家以孔子所编撰者为经,即六经。 二、经的范围1、六经首先提出“六经〞之说的是?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五经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3、九经〔唐〕?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易?、?书?、?诗?。 4、晚唐:十二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5、十三经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三、“十三经〞简论?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局部,“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创作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在战国时期。主要聚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礼记?是西汉的两位学者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辑的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左传?可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的作品,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传。后二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对于孔子的语录笔记,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西汉在孔壁中发现的藏书,可能为春秋时孔子或其弟子曾子所作。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战国时儒家学者孟子的著作。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战国到西汉的学者编写的一本可以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词典,?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第二节?易经? ?易?包括周易古经和周易大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它雄踞六经之首、三玄之冠、世界三大经典之颠。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正如清代?四库总目提要?所言:“易道广阔,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为之作“十冀〞;黑格尔赞叹“?易?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玻尔惊叹太圾图与他今天创造的并协原理竟是如此吻合,如获至宝地把太圾图取作他的族微的中心标志;捷恩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 一、?周易?是一部什么书〔一〕?周易?释名我想知道! 1、关于“周〞〔1〕“周〞为“周普〞。东汉郑玄曰:“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2〕“周〞为“周代〞。唐朝孔颖达曰:“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是也。〞〔3〕“周〞为“周转〞。今人郭建勋曰:“周易,即周转变化或周环运动〞。 2、关于“易〞〔1〕“易〞为“蜥蜴〞。许慎?说文解字?“曰:“易,蜥蜴、偃、蜒,守宫也“象形〞。易〞的上半部是“日〞字,犹如蜥蜴的头,下半部是“勿〞字,犹如蜥蜴的身和脚,意取其颜色多变。 〔2〕“易〞为“日月〞、象征阴阳变化。东汉魏伯阳曰:“日月为易〞。“易〞的上半部是“日〞字,下半部是“月〞字,意取其阴阳交变。 〔3〕“易’’为“日出〞。今人黄振华曰:“在段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易〞这个字,而且是一个字……这是一个象形字……象征日出……以日出来象征阴阳变换〞。 ?周礼·太卜?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喔,原来是这样! 3、关于“周易〞?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那么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本书拟取其广义。东汉郑玄曰;“?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易经?成书于殷周之际。这是一部占筮的书,通过一定的筮法起卦和占断,即利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来预测吉凶。这标志着古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由迷信转向科学的人类觉醒,是科学与迷信相混杂的一种认知体系。 ?易传?春秋战国的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易经?,创作?易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上来,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类新觉醒。 ?周易?总而言之,?周易?,包括经与传,是一本?易经?讲占筮、?易传?讲哲理的充满着中国古代人智慧的重要经典。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为六经之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 〔二〕为什么要学?周易?A、学习?周易?阴阳哲学和整体哲学。B、结合自己的专业,开掘与发挥?周易?的思想,努力开创出新的思路或新的成果,哪是小小的创见或创造也好。C、用?周易?来养生保健,预测人生,为开展人体科学添砖加瓦。 二、周易的结构?系辞上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一个不断一分为二的过程,不仅是?周易?的宇宙形成模式,而且也是?周易?的结构系统;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万物。 〔一〕太极“太极〞一词是?周易大传?首先提出来的。易传?只指出它是世界的本原,即是一个实体,而尚未交代清楚它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历代易学对“太极〞的解释根本可分三派;a、认为“太报〞即是元气,这是唯物主义的解释。b、认为“太极〞即是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c、认为“太极〞即是心,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 〔二〕阴爻和阳爻两仪,是指阴阳,用阴爻(一一)和阳爻(——)来指代。阴爻和阳爻,作为最根本的元索,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和六十四卦。 1、爻体〔爻次名称〕单卦(经卦)用三爻,重卦(别卦)用六爻,由下而上排列。爻次名称是:第一爻叫初爻,第二爻叫二爻,第三爻叫三爻,第四爻叫四爻,第五爻叫五爻,第六爻叫上爻。 为区分爻的阴阳性质,阳爻冠以“九〞字,阴爻冠以“六〞字。如:阳初爻叫“初九〞,阳二爻叫“九二〞,阳三爻叫“九三〞,阳四爻叫“九四〞,阳五爻叫“九五〞,阳上爻叫“上九〞。 又如:阴初爻叫“初六〞,阴二爻叫“六二〞,阴三爻叫‘六三〞,阴四爻叫“六四〞,阴五爻叫“六五〞,阴上爻叫“上六〞。假设一爻之中既有阴爻又有阳爻,那么按其所居爻次,分别冠以“九〞和“六〞。 2、爻位〔1〕天位、人位、地位一卦三爻——初爻为地位,中爻为人位,上爻为天位。一卦六爻——五爻、上爻为天位,三爻、四爻为人位,初爻、二爻为地位。 〔2〕上位、中位、下位;一卦六爻,上爻为上位,上卦之中爻和下卦之中爻为中位,初爻为下位。假设居于中位那么叫得中。 〔3〕阳位、阴位:一卦六爻,以初、三、五爻为奇,属阳位;二、四、上爻为偶,属阴位。 〔4〕贵位、贱位:五又为贵位;二又为贱位。五爻又叫天位君位、尊位。 〔6〕得位、失位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当位、得正);凡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均为失位(不当位、失正)。得位,象征得道,即符合规律为吉,失位,象征失道,即违反规律为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7〕得中爻居中位(二、五爻)叫得中。阳又居中位叫刚中;阴爻居中位叫柔中。假设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叫中正。周易祟尚中庸之道,认为“中〞优于“正〞。 3、爻象阳爻(—)与阴爻(一一)表征阳与阴以及其它一切对立面。如:乾与坤,天与地,刚与柔,动与静,昼与夜,炎与凉,胜与负.开与关,上与下,撂与卑,贵与贱,君与臣.君子与小人.男与女.夫与妇,父与子,仁与义,奇数与偶数,径与软,………乃至现代科学中的阳电与阴电,正数与负数,等等。 〔三〕八卦八卦为单卦,一卦三爻,每爻又有阴爻与阳爻两种可能,因此封数一定是八(23=8)卦。其排列方式却有8!=40320之多,主要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 1、先天八卦〔伏羲八卦〕〔1〕先天八卦之所以叫“先天〞,是因为八卦是先于天地存在的世界本原——“太极〞演化成的。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2〕先天八卦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3〕先天八卦势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次序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八卦次序相合。 〔4〕先天八卦既讲“对待〞又讲“流行〞。八卦之中,乾对坤,兑对艮,离对坎,震对巽。坤——震——离——兑——乾,是进阳退阴的过程;乾一巽—坎一艮一坤,是进阴退阳的过程;阴阳消长,循环柱复。邵雍把坤、震二封之间称为天根,以其为一阳所生之处也,又把乾、巽二卦之间称为月窟,以其为一阴所生之处也。 2、后天八卦(文王八卦)〔1〕后天八卦之所以叫“后天〞,是乾坤与其它六卦的关系是父母对子女、即乾父、坤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因乾表征天,而八卦又出自于天,所以叫后天八卦。 〔2〕后天八卦方位: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巽东南,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 〔3〕后天八卦卦序:震、巽、离、坤、兑、乾、坎、艮。(据?说卦传?)然而,术数家却习惯取用八卦九宫五行图之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4)后天八卦主要讲流行,表征一年四季循环,即震春、离夏、兑秋、坎冬。 〔四〕河图、洛书?系辞上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那么之.〞意思是,黄河出现龙图,洛水出现龟书。圣人取法干它(创作八卦、九畴)。 南宋朱熹?周易启蒙?引西汉孔安国曰:“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那么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认为河图出伏羲,洛书出夏禹。 韩永贤先生?对河图洛书的探究?一文指出:河图是上古游牧时代文字出现以前的气候图;洛书是刻在石头上的方位图,说明当时数学和天文学已经萌芽,作为游牧部落首领的伏羲氏确有其人,他很可能就是河图、洛书的作者。 王兴亚先生?河图洛书探微?一文那么指出:河图是中国先民第一个天文历法数图。最初是十数河图,后来演化为五数河图和四数河图,历法也随之由五季十月历演化为四季十二月历。洛书那么是中国先民第二个天文历法数图。此九数因以北斗星的招摇与二十八宿表征九方与四季中的八个节气。目的是把河图五方四季开展为九方四季八节.以使历法更适应农业生产开展的需要。 三、?周易?的理论根底 〔一〕阴阳交变〔二〕五行生克〔三〕天人合一〔四〕数象理占 年份干支H:干支资料干支纪年.doc干支资料干支纪年.doc 十二辰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次日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黄昏: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五脏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胃 年干支H:干支资料干支.doc干支资料干支.doc 月的干支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位从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戊癸之年何方法,甲寅之上好追求。 月份干支记月月份干支记月.doc 天干地支纪月表 天干、阴阳、五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地支、阴阳、五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 天干地支纪日法国学课件913天干地支纪日表.doc 天干地支纪时法甲己还加甲,乙庚丙做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综合举例邵康节,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既公元1011年12月25日戌时生于范阳。求他的八字排列情况:1、天干是:1011÷10=101...1;查表“1〞术数对应的天干为“辛〞。2、那么地支是:1011÷12=84...3;查表“3〞术数对应的地支为“亥〞。∴可知公元1011年的天干地支纪年是“辛亥〞年。3、查天干地支纪月表,“辛亥〞年12月的天干地支是“辛丑〞月。4、查古历书,“辛亥〞年“辛丑〞月25日的天干地支是“甲子〞日。5、时辰为戌时,查表“甲子〞日的戌时是“甲戌时〞∴可知邵康节的生辰八字是: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时 地支五行属性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五行属性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天干化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中国人传统八字算命几个顶峰期一个是孩子出生后要排八字。一是上运前有没有什么关煞;二是从八字里看看孩子与六亲的关系,是相生还是相克;三是看看孩子八字的旺弱,五行需要增补什么 第二次排八字八字是在结婚前。五行数理和天干相配,在方位上形成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所谓“黄道〞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所呈现的面,称为“黄道面〞把“黄道面〞分为十二个等份,称为“十二宫〞,十二宫用十二个符号来代表,便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其与天干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正好六十年轮回一次,称为“六十甲子〞。在中国民间,还将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生肖也分阴阳,相生相克,形成一定的命理,经常用在八字算命、看相和卜卦上。如将地支的方位排列,就会看到但凡相对的生肖都是相冲克的。 天干地支五行五脏对照表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doc 周易命理十二属相配对_周易命理.doc 云海石云海石.jpg 橘子石橘子石.jpg 红竹石红竹石.jpg 四、经典语句赏析“元亨利贞〞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核心就是一个生字。 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指乾卦的第一根阳爻,爻辞说,这是象征一条潜伏的龙,既不能也不可有所作为。?小象?解释说,潜龙之所以勿用,是因为这条龙虽然具有阳刚的品质才德,但是由于穷居于下位,受到时空环境的限制,所以既不能展现自己的品质才德,也不可轻举妄动,有所作为。龙潜水下,养精蓄锐,暂且难有作为。比喻君子压抑于下层,韬光隐晦等待时机。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指乾卦的第二根阳爻,“见龙〞之“见〞读为现。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的赏识。?小象?解释说,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这条龙有所作为,普遍施展自身的阳刚品德,得到世人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在易经中,每卦是由上下两个局部构成。第二爻处在下部的中间。这代表他处在一个比第一爻好的处境中。他的潜能得到了初步的展现。象征中的形象是在田地中见到了龙。龙本来是应该在天空中的,现在在田地上,说明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和潜在水下的龙相比,它已经展现了自己。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假设厉,无咎。九三指乾卦的第三根阳爻,“乾乾〞是自强不息的意思,“惕〞是警惕,“假设〞是语助辞,“厉〞是危险。爻辞说,九三是由“潜龙〞、“见龙〞进到第三位,这个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境危险,作为以龙为象的君子应对这种处境,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也要戒慎警惕,虽然面临危险,可以免犯过错。 ?小象?解释说,君子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表达天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反反复复的坚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能符合阳刚的正道。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九四指乾卦的第四根阳爻。爻辞说,九四这个位次和九三一样,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在这个位次的龙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或者往上向天空飞跃,或者往下退居深渊,随时进退,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九四象征一条龙业已经历了以下的三个位次,呈现一种前进的态势,应该适应这种态势,做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选择,谋求更大的开展,可以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那么各从其类也。〞 九五指乾卦的第五根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二为臣位,五为君位,阳爻居于五位就是居于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辞说,九五象征巨龙腾飞上天,利于见到有才德的大人取得了君主的职位,掌握了领导的权力。?小象?解释说,“飞龙在天〞,这是取得君位的大人施展自己的才德,造福于民,发挥领导作用的大好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上九指乾卦最上的阳爻。爻辞说,上九象征这条巨龙向上腾飞,亢进过度,超过正常的情况,将会引来灾祸,悔恨不已。?小象?解释说,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因为任何事物开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保持长久。亢龙飞到了极限的地方,会有灾祸之困。因为物极必反,居高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指身居崇高地位的统治者,脱离臣民,孤高无辅,必遭灾祸。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爻辞说,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初爻表现龙之“潜〞,二爻表现龙之“见〞,三爻表现龙之“惕〞,四爻表现龙之“跃〞,五爻表现龙之“飞〞,上爻表现龙之“亢〞,虽然群龙全部具有纯阳刚健的内在品质,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却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群龙无首〞,不能把其中任何一条龙的外在表现孤立起来,奉为首领,当作必须遵循服从的固定的常规,如果在应用乾元之道的过程中有见于此,可获吉利。 ?小象?解释说,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纯阳刚健的天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懂得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理,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的要求,灵活应用。?文言传?对乾元之所以“用九〞也做出了两种解释:“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乃见天那么。〞这是把“群龙无首〞提到“天那么〞即自然的法那么的高度来理解,并且认为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可以创造成就天下大治的辉煌业绩。 乾卦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总体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告诉了我们什么?周易?不是一个时代的作品,它是古代人长期观察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其他万事万物的开展变化。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解说时难免带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却始终抓住了事物的矛盾关系,即阴、阳的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约,认为这是世界开展的总动力和总方向,企图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答案。故其中不时显耀了真理的火花。 向周易学习中华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宽容精神;“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好礼精神;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止恶扬善精神;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谨慎节俭精神;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日新之谓盛德〞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革新和开拓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