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2082

大小:34.6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一年级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3月18日,“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其中,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拔3750米,是一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据此,下列推理正确的是()①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天然火②个体劳动逐渐取代共同劳动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材料中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天然火,且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③符合题意。②:“个体劳动逐渐取代共同劳动”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不是在旧石器时代,②不合题意。④:在新石器时代,才出现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下列关于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对其内在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A.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私有制产生B.阶级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阶级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C: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故C入选。 ABD:选项ABD均错误,故ABD不选。故本题选C。3.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够回答和解释这一问题的有()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决定意义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因为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④正确。②:生产力的发展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②错误。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有利于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协作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不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决定意义,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贫苦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青丝变白发,最后被八路军所救的故事。黄世仁能够作威作福剥削农民的基础是()A.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土地C.统治阶级神权思想的愚弄D.地主阶级掌握着国家军事力量【答案】B【解析】【详解】B:在封建社会,黄世仁能够作威作福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B符合题意。 ACD: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压迫农民的工具,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活动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①②正确。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活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诞生,但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③排除。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科学分析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②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相契合,依然处于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③创立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④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和具体行动方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①正确。②: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相契合,依然处于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②正确。 ③: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③错误。④: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而不是具体行动方案,④错误。故本题选A。7.语言往往承载着时代的烙印,透过标语口号,我们能够窥见时代的变迁。下列的口号或者标语记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时期特征的是()①生产合营两不误②联产承包好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④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⑤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A.①②④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①:生产合营两不误,开始于1954年,完成于1956年,①正确。②:联产承包好,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②错误。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③错误。④:1953年毛泽东指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④正确。⑤:1953年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⑤正确。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开始于1964年,⑥错误。故本题选D。8.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我国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①逐步使得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②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③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④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不是国营经济,①错误。②: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②错误。③: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③正确。④: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④正确。故本题选D。9.我国的第一个五年沐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边建、边改、边学”,费时四年,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国人民的努力和苏联的援助②构建了我国工业布局基本框架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⑧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再加上苏联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①正确。②:社会主义建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所以构建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体现或结果,不是原因,排除②。③: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所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主要矛盾并没有根本变化,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④正确。故本题选C。10.1988年,海南正式建省并办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承担了重要“窗口”角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继续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我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 ①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关键一招②是引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重要途径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④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我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④符合题意。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①排除。②:引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说法夸大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作用,②错误。故本题选D。11.我国“三步走”的战略中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已变化发展了,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依法治国B.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D.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解析】【详解】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靠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C符合题意。AD:试题考查的是“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依法治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均是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完成的任务,但不是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AD排除。B:试题限定的是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我国在2020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排除。故本题选C。12.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中国革命的完成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级阶段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④正确。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并未完成,①错误。③: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革命,革命任务也不相同,所以不能说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级阶段,③错误。故本题选D。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①回看走过的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比较别人的路,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有益成果③远眺前行的路,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④坚定自己的路,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有益成果,去努力走好前行的路,①②符合题意。③: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③与题意不符。④: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路,但不能够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④错误。故本题选A。14.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奋斗壮阔征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与举世瞩目的成就交相辉映,中国人民自信豪迈地站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由此可见()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正确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④百年奋斗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一穷二白到伟大复兴的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自信豪迈地站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用事实证明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正确的选择,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④:百年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由一穷二白到伟大复兴的飞跃,但这一目标目前还没有实现,④错误。故本题选B。15.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由此可知,我国的发展道路()①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②能引领我国向前发展,是我国的最大优势③兼顾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④能消除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这说明我国的发展道路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兼顾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①③正确。②:我国的发展道路能引领我国向前发展,但我国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错误。 ④:我国的发展道路能积极应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消除挑战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选B。16.过去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2022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交织成一幅幅美好图景。下列关于“绿色发展”所呈现出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①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坚定制度自信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坚定文化自信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坚定道路自信④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彰显理论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助推绿色产业发展,使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体现了坚定制度自信,①正确。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体现了坚定理论自信而非文化自信,②错误。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坚定道路自信,③正确。④: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而非理论自信,④错误。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点,待遇高一点,特有财产多一点,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两个“不会消除”的根本原因。(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明材料中两种从属关系和剥削的不同。【答案】(1)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2) 奴隶制下,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解析】【分析】背景素材:《资本论》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两个“不会消除”的根本原因。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吃穿好一点,待遇高一点,特有财产多一点,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可联系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吃穿好一点,待遇高一点,特有财产多一点,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明材料中两种从属关系和剥削的不同。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教材所学的奴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分析即可,即奴隶制下,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3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3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革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句话的理解。【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句话的理解,结合材料,从意义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3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3年→可联系教材知识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关键词③: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本题以建国73周年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知识范围限定明确,本题的切口不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角度分析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为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所充分印证的深刻道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充满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答案】①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成果。④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解答原因类主观题,侧重于理论依据、“必要性”、“重要性”。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可联系党的诞生,可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联系在各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③: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中国共产党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⑤: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总结强调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综合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考点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可联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关键词②: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联系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③:党的八大在综合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可联系中共八大的具体内容。关键词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联系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