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

ID:8543922

大小:3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31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_第1页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_第2页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_第3页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_第4页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人力资源试析《古兰经》中“索德格”的哲理马兰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甘肃省少数民族民间公益慈善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兰州市穆斯林慈善业为例”(项目编号:13XJA850003);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民生建设中的伊斯兰慈善业研究”(项目编号:13YJC730003)的阶段性成果。摘要:“索德格”广义上是指包括法定义务施舍、完全自愿施舍和一切有善意的举动的总称,其理论、观点及其实践皆依据于《古兰经》和圣训。伊斯兰倡导和鼓励人们乐善好施、慷慨

2、仗义,通过不拘形式、持之以恒的施舍和济贫以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并且制定了一套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科学、有效的财富再分配机制关键词:《古兰经》索德格施舍“索德格”是阿拉伯语的音译,语义有“真诚、诚实、施济、给与、施舍、布施、赈济”等含意。根据其字面意思,诸多学者认为,“索德格”(施舍)是对造物主表示“索德格”(真诚)的一种行为。《古兰经》说:“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甚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一、“索德格”的种类“索德格”在伊斯兰教法中有三层涵义,其一是法定宗教义务的施舍,即伊斯兰五功之一的天课;其二是当然的施舍,即开斋捐;其

3、三是完全自愿的施舍。法定宗教义务的施舍,即指天课。天课是阿拉伯语单词的意译,意为“涤净”。天课又称“赈款、济贫税、周济品”等。伊斯兰教规定,丰衣足食的穆斯林把其每年盈余财富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周济贫民和有需要的人,旨在涤净财富、净化心灵。真主说:“你要从他们的财产中征收赈款,你借赈款使他们干净,并使他们纯洁”(9,103)。这项赈款是一种强制性税收,并对不同的财富种类制定了不同的征收比例,应缴纳天课的财富包括金银(现金和首饰)、牲畜、农作物资源、矿产和水产、蜂蜜和畜产品、贸易资源、股份和债券等,其中金银(现金和首饰)的抽取比例是2.5%,其它财富都有详细的、不同的抽取比例,在此暂

4、不赘述。当然的施舍,即开斋捐。开斋捐也是法定主命的施舍,它是开斋节会礼前每个穆斯林应缴纳的一种课税捐献,属于天课的范畴。开斋捐的制定一是来洗刷斋戒者的妄语恶言,二是周济穷人过节。“索德格”的第三层含意是完全自愿的施舍,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是指一个人为获得真主的喜悦而身体力行的各种形式的良善行为。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自愿性施舍可分为物质层面的施舍和精神层面的施舍。物质层面的施舍,是指给予财物方面的帮助。而精神层面的施舍,则指一切具有美好愿望的非物质方面的帮助。先知穆圣(愿主福安之)说: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是施舍;对人微笑是施舍;说善言是施舍;命人行善是施舍;止

5、人作恶是施舍。由此可见,精神层面的施舍包括人性美好行为的方方面面,爱护动物、保护树木、传授学问、向人问安、扶人一把、送人一程、探望病人、遇人救急等一切对他人有益的善行都是施舍。二、《古兰经》倡导施舍伊斯兰教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善待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其它宗教和法律无法企及的。为构建一个社会成员乐善好施、慷慨互助、团结友爱、缩减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公正平等的大家庭,《古兰经》号召和倡导人们为获得真主的喜悦积极施济、踊跃行善。《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分舍他所委你们代管的财产,你们中信道而且施舍者,将受重大的服酬。”(57:7)“析产的时候,如有亲戚、孤儿、

6、贫民在场,你们当以一部分遗产周济他们。”(4:8)“至于赈济贫民,敬畏真主,且承认至善者,我将使他达到最易的结局。至于吝啬钱财,自谓无求,且否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难的结局。”(92:5-10)“如果你们以善债借给真主,他将加倍偿还你们,而且赦宥你们。”(64:17)先知穆圣(愿主福安之)说:“慷慨是一棵树,其根在天堂,其枝条垂于今世。谁抓住了其中一枝条,便把他引入天堂;吝啬是一棵树,其根在火狱中,其枝条垂于今世。谁抓住了其中一枝条,便把他引入火狱。”上述多段经训阐明伊斯兰倡导施舍、鼓励施舍、并且在伊斯兰教的施舍理念中,社会成员人人都能施舍,富人有富人的责任,穷人亦有穷

7、人的义务,富人有富人的恩典,穷人亦有穷人的恩泽,不是富人的钱财才叫施舍,也不是穷人的微笑不叫施舍。所以施舍不拘于形式,不计于数量,不论于施品,仅取决于为获得真主喜悦的虔诚举意。伊斯兰鼓励每个人一生中要川流不息、持之以恒地去施散,无论是物质施舍还是精神施舍。真主说:“教富裕的人用他的富裕的财产去供给,教窘迫的人用真主所赏赐他的去供给。真主只依他所赋予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65:7)三、受施的对象《古兰经》不仅鼓励人们积极施舍,而且对受施的范围和对象作了具体、细化的规定,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为人类制定了一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