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

ID:8985163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_第1页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_第2页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_第3页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_第4页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及翻译①李君(西南农业太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6)摘戛:思维模式的同一性使有些俄汉成语完全或部分对等.但两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带来了更多在对方语言中完全没有对应物的成语。比较俄汉中成语的文化语望差异将有助于提高文化空流的效率.对俄汉互译也有启示作用。1俄汉成语中民族文化语义的体现方式俄语成语的民族文化语义主要通过3种方式体现:(1)成语各组成成分综合一起,通过成语整体意义体现民族文化。如6h-r1.PHaSaT(敲警钟,引起严重注意).却a删拈COa咖B(一笔勾销),

2、lcpacHN扛Won(贵宾席)等。在这些成语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都不能单独体现成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色彩。(2)不是通过成语的整体意义,而是由成语的某个组成成分体现民族文化。如如呻Mcro耵(神气十足)中的扯pT是俄语字母由的古称。像一个双手叉腰站立的人,充分显示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又如M芒p^Ⅱ琅K瓤婀(老奸巨滑的人)中的K硼、是俄罗斯特有的白面包.在其他民族语言中找不到与其等价的对应词。(3)通过成语的原始型(ntaymrmI)表达民族文化语义。俄语成语一般产生于自由词组,这些有成语来源意义的自

3、由词组,描写一定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日常生活细节及重大历史事件等,因此成语的原始型具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烙印。如He8HaTh删a3a(且不识丁)反映饿罗斯文字的历史演变。B硼ocHncop船H36H(家丑外扬)的原始型与古代俄罗斯的农村风俗有关:从前自己家里的垃圾要放在炉子里烧掉,不得扫出屋外去。汉语成语中的民族文化语义也主要通过以上3种方式体现。如“滥竽充数”必须通过成语意义的整体性才能体现与之相关的寓言故事及其深刻吉义,成语中的任何组成成分都不具备这个功能。而。班门弄斧”、。稳如泰山”则可“通过

4、。班门”或“泰山”等组成成分来体现其民族文化。至于汉语成语的原始型则更有独特之处,常常用。四字格”将历史事件、寓言或神话进行概括,很多成语甚至是从古代书面语中直接继承下来,使其带上十分鲜明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急流勇退”来自(王朝名臣言行录>、“讳疾忌医”来自《韩非子)、“负荆请罪”来自‘史记)等。2从完全对等的俄汉成语看民族文化相同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共同的认识论。各民族之闻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以及人类存在的一些相同思维方式,必然使人产生共同的意识和联想。俄汉语言中存在~些成语,不仅

5、在意义上相同,而且承载这些成语的形象也相同:K触1朋BMopP一沧海一粟KaIDIMBpotRe6paTb——滴酒不沾3mbK枨CBOH珊Tbn觚bueB——了如指掌rpoMcpeⅡlIflcHoroHe6a——晴天霹雳K积H西OOT3㈨H——天壤之别KaKpM6aBBoⅡr如鱼得水这类完全(或基本)对等的成语中,有的民族文化语义不明显,如rpoM叩哪fHcIIor0He6a与“晴天霹雳”,基本上都没有民族文化内涵。而在髓“pm6aBB0丑e与“如鱼得水”中,俄语成语没有文化内涵,汉语成语则有一段典

6、故,来源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尽管如此.由于该类成语被长期使用,人们已不再关心其来源,使之成为普通用语,与文化内涵缺失的成语没有太大差异。总之,完全对等的俄汉成语由以下因素造成:1.俄汉两个民族的思维共性,体现了民族文化语义的国际性意义;2两民族间的相互借鉴;3.本来带有文化语义的成语在长期使用中“消磨”了文化成分。3从部分对等的俄汉成语看民族文化俄汉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成语,它们表达的意义基本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形象载体,这些不同的形象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K拣r

7、p“HⅡo曲eⅡoⅪ‘酗——雨后春笋Rro皿Mo邛oroⅡo朋——一丘之貉Ⅱo糊bⅡh盯K缸髓醒叩r——倾盆大雨H盯ⅡMm6∞or瑚——无风不起浪rop3poa唧aamⅡ皿——虎头蛇尾cHⅡmⅢxc町38yxcTym衄——脚踏两只船理解部分对等的俄汉成语语义的关键在喻体上。喻体在成语中是操该语种民族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众所周知,俄罗斯森林面积非常广阔,俄罗斯人的生活与森林紧密相连。rpH6M是森林增与俄笋斯人的美昧食物。大雨过后,森林里到处生长的蘑菇一定给俄罗斯人带去欣喜的感受,于是他们使用pac丌

8、I,K“rpH6MⅡ0饥eⅡo酗A的成语来比喻事物的蓬勃发展,使该成语带上了鲜明的民族性。而汉语相应的成语是“雨后春笋”,因为中国盛产竹子,竹子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汉语中根据春雨过后,幼笋破土而出的景象,产生了与俄语在形象上不同,但喻体相同的成语。耵oⅡNo朋oroⅡo曲(一路货色)与“一丘之貉”同样蔑视地比喻行为观点属于一类的人。但俄语使用了有俄罗斯鲜明文化特色的Rm皿a(如(06印anHroⅡM、flFO删M删、BapeI眦蚰Ar0Ⅱ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