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

ID:8990712

大小:37.6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4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_第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_第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_第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_第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2003年8月28日科讯网一、人民币名义汇率由贬值到升值的历史性转折   (一)名义汇率长期决定──购买力平价   货币的价格有两种,国内价格是利率,国外价格是汇率。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汇价格,或者是以外币表示的本币价格。汇率有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两种,人民币汇率采取直接标价,单位是:人民币/美元,如1988年,一美元等于8.3元人民币,或8.3元人民币/美元。   货币的国内外价值在长期是统一的,这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假设。长期名义汇率由购买力平价(QQQ)决定,就是说,两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

2、决定其之间的比价,而国内物价的变化使购买力发生变化,就要求汇率做相应的调整,通货膨胀的国家汇率贬值,通货紧缩的国家汇率升值。   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和相对两种,绝对购买力平价把汇率定义为两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比率。国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QQQ方法比较各国收入,最早对中国进行比较的是克拉维斯。郭熙保的计算结果是:1994年中国HEQ总量购买力平价的几何平均数是2.26,HEQ是 46481亿元人民币,人均3878人民币,按QQQ折合为, HEQ 20567亿美元,人均1716美元,比按照汇率折合的450美元高2.81倍。按照HEQ结构,资本形成的QQQ最高

3、,为4.6;个人消费类2.25,政府支出为1.11。价格相差最远的是住房,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中国住房价格是美国的14%,教师工资是美国的16%。易纲和范敏在1997年估计,1995年中美两国QQQ为1:4.2。   相对购买力平价表示,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的百分比,将等于同一时期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率之差。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就是物价指数的倒数,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物价指数来反映货币购买力:消费品物价指数反映居民收入的购买力,批发价格指数反映企业对于工业品的购买力,可贸易品价格指数是进出口商品价格,反映国内外企业的购买力,几种指数对于汇率决定,各自

4、有其理论意义。   (二)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国内购买力的关系   按照有关计算,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在1975年为1:0.46,1987年为1:1.41,1994年为1:2.26, 1995年为1:4.2,1998年或许在1:4─5之间。人民币名义汇率一直大大超过购买力平价。我们假设美国国内物价不变,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就可以简化为名义汇率和国内物价的关系,因为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就是消费晶价格的倒数。   我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的变化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1978─199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大大超过人民币国内购买力下降

5、。从1978年到1993年底,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贬值到8.7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8.7/1.7-1=412%。同期国内消费物价指数(所谓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了255%,就是说,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速度比以消费物价指数的倒数表示的国内购买力下降速度高出60%(见表一)。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迅速贬值时期。   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超过国内购买力的下降,有特殊原因:第一,出口财政补贴向价格的转化,即外贸体制和汇率体制的改革因素。第二,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第三,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于1987年,该年国内储蓄的增量第一次小于消费的增量,结果

6、在1988年“价格闯关”的刺激下,通货膨胀预期变成了现实。   第二时期:1994年─1997年11月,人民币名义汇率稳中有升,与国内购买力迅速下降并存。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外汇额度价格和外汇调剂市场,将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5.8贬值到1:8.7。至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汇率大幅度贬值,引起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次出现。   第三时期,1997年11月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稳定与国内购买力提高并存,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产生严重的贬值预期。这一时期,中国迅速进入通货紧缩,国内消费晶价格在1996和1997年连续跌落十几

7、个百分点,1998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物价负增长,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开始提高。   第四时期,2001年中国加入XUP以后,外资大量进人中国,对人民币产生巨大升值压力,贬值预期变为升值预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可望在浮动中升值,与国内外通货紧缩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三)1978─1993年汇率贬值:改革与通货膨胀   人民币名义汇率在1994年以前迅速的贬值,主要是因为外贸、外汇和汇率体制改革的结果。财政对于外贸的补贴逐步减少,就需要相应把名义汇率贬值。财政补贴变为价格上升,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重要标志。汇率也是一种价格,国内物价的上升等价于名义汇率

8、贬值。   计划经济下国内外价格脱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