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ID:9092697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7

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_第1页
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_第2页
资源描述:

《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引用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dp.1008的日志-网易博客默认分类2009-12-1320:03阅读2评论0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引用蓑笠翁的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dp.1008的日志-网易博客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养生保健2009-10-1111:21附子理中丸是温脾胃的。凡是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都可以用啊。”但是,最近几年来越来越觉得这个药不管用了。一开始以为是药品质量的问题,后来开成汤药,效果仍然不好。过去,人们在饮食上普遍比较清淡,甚至吃不饱饭。现在吃不饱饭的人大概不存在了,人们饮食结构中,荤腥很多,而且多为饲料催肥的动物

2、的肉,有道是“鱼生火,肉生痰”,吃进胃里,滋腻不化,强迫胃加速蠕动,于是引起胃火。胃中有火,胃阳亢奋,又能促使人不顾饥饱,暴饮暴食,这样就使胃火更旺,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即使是很多体内有寒、腹中冷痛、手脚发凉的病人,胃中都潜伏着火,一旦动用附子理中丸之类温胃暖胃的药物,胃火马上就起来了。那么,今人体内的寒是从哪里来的呢,基本上都是从肾而来的。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显著特点就是耗精过度。耗精就要伤肾,肾精受伤,肾阳就要跟着受损,渐渐的,肾阴肾阳都不足了。当肾阳虚的时候人就会出现手足发凉、腹中寒冷等情况。这其实不是脾胃虚寒,而是人的肾阳不足,或者叫“命门之火不足”

3、怎么办呢?首先要“潜阳”,也就是要把耗散在外的肾阳拉回来,使其回到肾中;同时还要在滋养肾阴,只有肾中有精才能留住肾阳,使肾阳不至于过于外散。要达到这个目的,桂附地黄丸是最好的药。如果一味用附子理中丸温脾胃,那么,只能增加胃火,根本不管用。所以,“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这条经验对于南方人来说更好。很多蔫蔫的人,吃一点桂附地黄丸,马上来精神,体质各方面都迅速改善。其原理何在?南方天气热,阳气更容易耗散,夜寐养阴,熬夜则伤阴。一方面是耗阴过多,另一方面是阳气耗散过度,最容易使人体质迅速下降,甚至精神涣散。这种环境下,的确需要赶紧温肾,滋阴潜阳,桂附地黄丸就是最

4、好的养生丸。频繁感冒往往是人体肺气虚弱,元气不足的表现。肺虚元气不足,肺主皮毛,肺虚则肌肤没有很好的抵抗外邪的能力,肺本身也不能迅速排出邪气,元气虚不仅会导致经常性的感冒,而且还会导致怕冷、怕风、汗多等症状,还有一种慢性鼻炎过敏,一遇到冷风就不断打喷嚏。都是因为元气虚亏使“肺主皮毛”的功能失常,导致邪气容易进入人体为患。其实,只要用对了药,治疗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只需一个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顾名思义,它是人体的一道玉屏风,组成简单,只有三味药:防风、黄芪、白朮。黄芪既为人体大补元气,又给防风提供动力。而且,防风在祛邪和御邪的过程中会耗散人体的一部分元气,而黄

5、芪恰好可以把这部分元气补足,这就消解了防风的副作用。白朮是健脾的,健脾就是养人体的中气。如果说黄芪和防风在人体肌表抵御和驱逐邪气像是在边关作战,那么,白朮这是在大后方,为边关的勇士们提供强大的物质后盾,使他们中气十足。玉屏风散是一个古方,可以按照1:2:2的比例,从药店买来防风、黄芪、白朮这三味药,打碎成粉,混合在一起,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克,温开水冲服。还可以用这三味药泡水当茶喝,每次去防风2克,黄芪4克,白朮4克。放在水杯里,倒进去滚开的开水,密封浸泡半小时后服用,一直泡到淡了为止。每天可以这样泡两次。它能恢复我们的元气、为我们筑起抗病的万里长城。只有元

6、气充足,人体才能抵抗外邪,人体的元气才不会过于耗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