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ID:966816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_第1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_第2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一、引言  自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该文件对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给予了宏观指导;同时,在职业学校管理自主权方面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如:为了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目前已有90%的中职学生一、二年级享受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看到云南中职学校近年来招生却越来越困难。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各个

2、学校使出了浑身的招数,发动全体师生,乃.L.至委托招生掮客。可以说动用了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不惜血本,甚至给付高额的招生回扣、佣金等,但仍无法改变招生人数锐减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传统观念的因素,也有普高在逐年扩招的原因,但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还需要成万上亿普通技能型劳动者的时候,在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9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美好背景下,云南中职教育的招生、教育却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其主要原因还是中职院校本身缺乏创新意

3、识,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将对造成这种后果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要改变现状,云南中职教育必须进行的战略抉择。  二、职业教育困境状况及成因  (一)同级不同等的认知。各级官员和群众看重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思想认同上明显重普轻职,硬件设施,尤其是实训设施设备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二)教育行为的偏差。职业教育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应以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突出的技能水平为己任

4、,但由于实训设备设施这块短板的影响,职业教育被学生认为学的书本知识,实用价值不大,乏味的教学让学生厌学,厌学的学生让教师厌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成为让娃娃把人混大的地方,有的私立职校热衷于短训,职业教育变味,这种变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职教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  (三)高质量就业难度大。由于群众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为了寻求就业,各级政府的宣传也是为了使群众的子女有就业的本领,改变贫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希望本来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肩上沉甸甸的重任,但现实的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

5、出来的中职生能否被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接受?他们能否促进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  三、中职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要想实现中职生的充分就业,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云南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强化实训科学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内容,以充分就业取信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  (一)正确审视办学方向。政府不能包办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政府只能出政策、出资金、出信息,中等职业学校只能出师资、出管理、出人才。政府要解决的是

6、群众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的问题,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中等职业学校要解决的是让群众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的问题,形成全县群众的子女都认为读中等职业学校有出路的氛围,到学校来是来学技术找工作。  (二)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有了政府的政策、资金和信息还是不够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组成专门的机构,到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中职生发需求状况,筛选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对中职生的需求动向,从战略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做好专业设置,并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三)改变师资结构。初中师资、高中

7、师资的现状要去掉,可以给目前的类似师资洗脑,请一些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真正改变他们的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观念,还可以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外出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也可以直接争取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来校任教,多余的教师可以结构性地转移到初高中去。.L.  (四)结构性地增强实训基地。除了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外,还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实训基地,负责的教师要长期地与这些地方联系,以便让科学的专业设置在这些地方得到发挥,并积极影响中职生到这些地方寻找工作的欲望和这些地方欢迎

8、中职生到这些地方工作。  (五)完善对中职教师的管理。要突出对实训课程的考核,合理设置公共课程或公选课程。要鼓励实训课程的经济价值和中职生在实训课程中的价值分成,要肯定公共课程的基础地位,设置二者的中间值以科学考核,充分调动职校教师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办学,依托行业、企业,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小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日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如校企之间可以实行订单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