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ID:9835397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1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_第1页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_第2页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_第3页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_第4页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报告常州解放路小学吴明珠研究的背景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纪,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是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然而,我们对学校教育现状进调查后发现: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只片面追求学生考分的高低;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2、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行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成为演出“教案剧”的“舞台”,学生是“配角”、“观众”、“听众”。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教师如何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只有走科研之路,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概念界定这里的“探究”即主动探究,至少应有两方

3、面的涵义:1.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的全过程。2.学生的认识活动(思维的、操作的、感知等活动)应当是一种探索性的,具有发明或发明性质的活动。探究的知识或经验可以是间接经验,也可以是直接经验。探究的方法是注重过程性,而不单单是指向结论。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等。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3.充

4、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4.在实践中初步构建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1.符合建构主义原理。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所授予的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2.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探究性学习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研究内容一导入变“铺垫复习”为“创设问题情境”俗话说:“温故知新”。新课前激活处于“休眠”的旧知识有助于同化

5、新知识。传统教学常以口答﹑演算的形式进行复习或铺垫。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铺垫”是一种“暗示”,它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指向,及时扫除新知学习的障碍,然而却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对学生的发展不利。随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导入阶段的目标也由为知识学习准备转向情感诱导为主。因此我们认为适当弱化复习作用,强化情境创设功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学的数学就在身边,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探究学习的创设情境导入可有多种方法。如

6、:制造悬念;创设生活情境;声像传情导入;.启发发问;游戏﹑故事引入等等。另外,创设情境要努力体现以下“五性”。——问题的趣味性:提供的素材要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的开放性:拓展多向思维的空间。——问题的障碍性: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产生不平衡,激发探究。——问题的现实性: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问题的差异性: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浅入深地产生问题。例如,教学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时,新课伊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好吗?”学生一听都高兴地笑了起来。第一次老师取出

7、一包凌乱的餐巾纸,有的学生猜是10包,有的猜有14包,还有的猜是9包﹑17包﹑20包……老师故做为难地说:哎呀,大家的意见怎们都不一致?这样吧,我把这些餐巾纸重新来摆一摆。接着老师一只手又拿出一个透明包装的餐巾纸(其中装有10小包),另一只手拿出3小包。这时班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看了都抢着说是13包。老师故做惊奇地问:这次你们怎们都认为是13包呢?许多同学都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因为我看到一大包中有10小包,再加旁边的3包,所以一共有13包。第二第三次又做了类似的猜铅笔和猜小瓶数量的游戏。接着老师总结说:象这样为了计数方便,生活中人们常常把10个物体

8、放在一起……现在你们的桌上也有一些小棒,你们能不能想出好办法来数一数有几根?“能——”学生非常投入地数起来,有的一根一根地数,有的两根两根地数﹑五根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